■潮起潮落,商業更新迭代快
退出歷史舞臺的,并非只有新華聯商廈。2014年,在中山東路經營了8年之久的東方商廈停止營業,進行原拆原建;2018年,陪伴了寧波人25年的老牌百貨商場新江廈商城停止營業,“消失”在中山東路上。再算上本月閉店的新華聯商廈,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發展起來的中山東路上的寧波百貨“四大天王”,只留下寧波第二百貨商店一家。
上述百貨商場關門的原因并不是因為地理位置欠佳。事實上,它們的地理位置都很優越,均分布在寧波老城區的中心。那么,它們究竟敗在了哪里?
“商業更新迭代本是自然規律,不進則退。”寧波商務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江玉兵告訴記者,從20世紀80年代初設在馬路邊的大棚專業市場到90年代涌現質優價廉的大型超市,從90年代中后期寧波百貨業蓬勃發展到2000年后新型購物中心開始崛起,從2010年左右線下商業遭遇線上沖擊到如今流量“稱王”的融合化、多極化商圈越來越吃香,過去40年,幾乎每隔8年至10年會經歷一次商業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會催生商業模式的新生,也促使寧波一些老舊的商業模式被淘汰。
第一太平戴維斯相關負責人金先生對此十分贊同。他認為,以新華聯商廈為代表的小體量老百貨商場因為早前競爭壓力不大、市民購物渠道不多而快速發展起來,但如今,能夠滿足市民衣食住行購的一站式體驗類購物中心才是主流,老百貨商場功能單一,市場化運作手段更是欠缺,自然會慢慢沒落。
可以說,新華聯們敗在了歷史的車輪之下,也敗在了自己的“固步自封”。
■多極化發展已是主流趨勢
繼百貨業之后,商圈作為購物中心的集中地,已成為寧波城市商業的重要載體。它不僅是促進消費升級、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平臺,也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寧波市中心城區商業設施蓬勃發展,早已突破“三江口”的范圍向周邊地區輻射,其中海曙、鄞州、江北、鎮海、北侖、奉化等六個區已擁有大型零售商業網點近100處,總營業面積近500萬平方米。
寧波現有商圈等級結構相對分明。一方面,泛三江口商圈、東部新城商圈、鄞州萬達-印象城商圈、灣頭商圈等4個商圈營業面積均大于40萬平方米,能級規模最大。另一方面,每個區縣(市)基本擁有1個20萬平方米至40萬平方米的區級商圈和多個20萬平方米以下的副區級商圈。
寧波商圈多極化發展已是主流趨勢。
在東部新城商圈,今年4月開業的阪急百貨成為東部新城核心商圈的“引爆點”,眾多國際一線奢侈品牌和上百家品牌首店大幅提升了寧波高端零售市場的品牌力,后塘河沿線商業綜合體也形成“周周有精彩、月月有好戲”的濃厚商業氛圍,“橙色集市”“夏甜出逃計劃”等活動應有盡有。下一步,鄞州區還將加快東部新城商圈提升規劃編制,探索構建商圈改良組織、商圈共同基金、聯系管理等新機制。
新興的灣頭商圈也在奮起直追。目前,江北區正以5月底開業的萬象城為優質消費核心首選地,以山姆會員店為消費升級新引擎,以1872·花園坊為鄰里服務會客廳,打造多商業板塊協同發展的現代化高品質都市商圈。日前,該商圈還入選了寧波市第二批“精特亮”創建項目。
“現在的灣頭人氣可旺了,與兩三年前相比好太多了。”丁先生雖在灣頭居住時間不算久,但灣頭的變化他都看在眼里。
在這些商圈的帶動下,前三季度,寧波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97.9億元,同比增長13.9%,兩年平均增長4.7%,其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同比增長了41.2%。
■加快培育首個“百億商圈”
不過,寧波商圈的短板也很明顯。市商務局關于寧波中心城區商業網點的調研報告顯示,根據《寧波市中心城商業網點專項規劃(2005-2020)》,至2020年末規劃全市大型零售商業網點75處,實際數量遠超規劃預期。
“網點數量過多導致商業營業用房去庫存壓力大,特別是在電商和疫情的雙重沖擊下,不少商場空置率高,甚至面臨倒閉。”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說。
同時,根據國際商業綜合體的開發經驗看,一座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服務半徑為3000米至5000米,但寧波部分商業綜合體間隔不足1000米,輻射范圍重疊,這不可避免地讓很多大型商業綜合體陷入爭客流、爭資源的惡性競爭中。
目前,寧波零售業態以“大而全”的商業綜合體為主,各級商圈品牌接近、業態雷同,“小而精”的特色化、體驗型業態較少,難以滿足消費者對商業多元化、精致化的消費需求。
“坪效是用來計算商場經營效益的指標,指的是每坪營業面積上可以產出的營業額。據測算,寧波現有商圈平均坪效對比行業指標尚屬中等水平,且超半數的商圈坪效低于平均值,這也間接說明寧波不少商圈存在商業設施數量過多、體量過大、市場面臨飽和的問題。”市商務局流通發展處相關負責人解釋。
顯然,存量商業時代已經到來。如何在存量商業中實現跨越創新,甚至培養出首個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商圈,成了擺在寧波面前的現實命題。
“寧波現有商圈要想沖刺‘百億商圈’,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金先生表示,杭州商業在近幾年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除了與吸引年輕人落戶、市政建設配套提升有關外,引進恒隆、龍湖、嘉里等有成熟商業運營經驗的開發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城市的更新需要更好的商業團隊助力。專家建議,寧波要系統規劃協調整座城市的商業發展藍圖,積極引進恒隆、瑞安、嘉里等專業開發商,提高寧波商業的專業度和運營能力。同時,政府也可以嘗試和第三方合作建設一些小體量的城市更新項目,最近爆紅霸屏的蘇州淮海街正是商業項目營造場景力的典型代表。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商務局正在編制寧波中心城商業網點專項規劃,未來將統籌優化寧波商業網點布局,積極引進國際知名購物中心、高端特色主題商場、國際一線品牌體驗店等業態,高品質打造商業中心,以建設國際消費城市為方向,建設長三角獨具魅力的特色購物天堂。
(記者孫佳麗通訊員王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