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華安證券(600909)發布研究報告稱,2021年中國碳纖維的總需求為62379噸,同比增長了27.7%,預計2030年全球的需求量將達到40萬噸。考慮到碳纖維的技術仍有進步空間,疊加下游各領域的需求快速釋放,仍有足夠的空間供現有企業及新玩家各顯其能。基于碳纖維下游國防軍工、汽車、風電、氫能等行業的高景氣度,預計將迎來快速發展期。建議關注光威復材(300699)(300699.SZ)、中簡科技(300777)(300777.SZ)、中航高科(600862)(600862.SH)、中復神鷹(688295.SH)、吉林化纖(000420)(000420.SZ)等。
(資料圖)
華安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碳纖維性價比高,能助力高端裝備在極端條件實現長期可靠服役
隨著行業技術的革新,部分裝備在高溫、高壓、強腐蝕性等苛刻環境已無法實現長期可靠服役。但新裝備的研制是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相互融合促進的過程,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而裝備材料端便迎來了巨大的挑戰。
當前許多傳統材料的研發已接近理論極限,尋找綜合性能優異的新材料成為推動高端制造業發展的關鍵。碳纖維具備優異的力、熱、電磁性能,同時還可以作為增強材料與樹脂、金屬、陶瓷及炭基體等復合制造先進復合材料,目前已然成為高端制造業換裝首選材料。
碳纖維及其制品制備工藝路線復雜,掌握工藝及相關設備是關鍵
碳纖維的產業鏈長,關鍵控制點多,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帶來的缺陷均將會傳遞到下一步并影響最終碳纖維的性能。因此,各工序精確調控及之間的精密配合是制備出穩定的高性能碳纖維的關鍵,了解并掌握碳纖維的制備工藝顯得尤其重要。
目前碳纖維及其制品的制備工藝路線眾多,每一類方法的優缺點及其鮮明,且設備各異,因而如何有效規避工藝及設備的缺點、最大程度發揮工藝及設備的優點成為難點,熟練掌握相關工藝設備才是企業構筑護城河的關鍵。
性價比是碳纖維及其相關產品拓展下游市場應用的唯一核心要素
綜合性能優異下對傳統材料的低成本替代是碳纖維能夠拓展市場的關鍵,任何工藝及設備的革新都必須圍繞著性價比這一要素。
性能方面,碳纖維為增強體,與樹脂、陶瓷及金屬等基體復合而成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是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復合材料之一。但由于各領域廠商對產品的要求不一,各國碳纖維型號標準基準不一,因而如何滿足下游客戶的需求定制開發是企業的立足之本。
成本方面,目前全球各大研究機構及企業都針對性的研發了眾多新型工藝來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但較多工藝尚不成熟,因此成本端仍需要行業上下游共同努力。此外,隨著碳纖維生產量的增加,未來碳纖維回收有望成為碳纖維復合材料廢料處理的最優方式。回收后的碳纖維仍保留了原始纖維優異的力學性能及電磁性能,目前回收碳纖維的用途與普通商業碳纖維一樣,可用作樹脂的增強材料制備復合材料。
碳纖維市場并非由單一市場驅動,多市場推動無需擔心過度競爭
碳纖維的應用市場已經逐步開拓至航空航天、風電、汽車、氫能、建筑、電子電氣等領域,根據《2021全球碳纖維復合材料市場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碳纖維的全球需求為118000噸,同比增長10.4%,中國碳纖維的總需求為62379噸,同比增長了27.7%,預計2030年全球的需求量將達到400000噸。
供給側,雖然在碳纖維過去六十余年的發展中,我國碳纖維領域專利布局及產能建設起步時間均晚于西方國家,但近年來隨著經過國內各大科研機構及企業的不懈努力,2021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產能國,同時國產碳纖維供給率再次提升至58.1%。考慮到碳纖維的技術仍有進步空間,疊加下游各領域的需求快速釋放,該行認為碳纖維行業仍有足夠的空間供現有企業及新玩家各顯其能。
風險提示:行業需求不及預期;相關企業項目建設進展不及預期;技術研發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