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風波引出“最慘”公司
近日,上市公司*ST文化(300089)連發的一系列公告引發投資者關注,甚至引來不少人感慨:“怎么能這么慘?”
(資料圖)
簡單看看近期公告,最核心的事件大概就是人事變動問題。
首先,公司審議通過了《免去李曉光董事長職務,選舉彭科潤為公司董事長并由彭科潤代行董秘職務的議案》,即董事長即將“換人”。如果單純只是變更董事長還不太奇怪,但查看此前資料,這位前任董事長才剛在8月7日被推選上位,結果任職不過10天,就在16日的董事會會議上被罷免,甚至自己都為罷免議案投出一張贊成票。
不僅如此,在這位前董事長李曉光上任前,公司上個月還任命了一位代理董事長許捷,然而才過去不到20天,公司又收到了代理董事長的辭職信;再往前,公司甚至長期沒有董事長履職。
這還是公司人事風波的一角,據公司公告,近期提出辭職的還有公司董事、獨立董事以及董秘,其中,8月7日才剛任職的原董秘黃德豐,8月12日就提出辭職,上任時間僅5天;而董事、獨董辭職甚至導致董事會人數不足,公司不得不再通過董事會會議專門增補成員。
公司被投資者們吐槽“慘”,原因也不止人事風波,事實上,就在諸多人事公告披露的同時,公司各種“停工”相關公告也引發了外界關注。
據公司介紹,因欠電力和水力公司費用,導致公司有時停水停電;期間因電費拖欠,公司外部供電已被停止,自備發電機組只能短暫性維持供電,無法持續提供生產用電需求。再加上公司已拖欠員工薪酬四個月,主要業務生產已停工,因此在停電及欠薪問題解決前,公司主要業務將處于停滯狀況。
據悉,對于出現這些停水、停電、欠薪等狀況的原因,公司則歸結到了更早之前的“前老板”身上。其聲稱因前任董事長、前實控人孫光亮因未配合完成交接工作,導致現任管理層無法正常開展工作且無法正常使用公司賬戶;此外早在今年5月原董事長、原實控人孫光亮被罷免董事之前,公司與關聯方中聯放心酒有限公司持續借入無息借款為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才得以維持公司正常生產經營。
簡單概括,就是“前老板”留下了爛攤子又沒好好交接,以至于公司現在“窮得快揭不開鍋”了……
公司“窮”背后還有紛爭
資料顯示,*ST文化是國內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創意藝術陶瓷企業,主要從事各式高檔工藝瓷的研究、開發、制造和經營。那么,這樣一家公司如今到底有多“窮”呢?
據*ST文化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7577.12萬元,同比下降40.13%,凈虧損4.01億元,虧損同比增長84.94%;2022年一季報則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8萬元,歸母凈利潤虧損2116萬元,報告期末,公司貨幣資金余額僅900萬元,應付職工薪酬則高達625萬元,此外,公司負擔的短期借款還高達3.6億元。
如此種種,無一不透露著公司的“窮”,而在這背后,則還有公司前任董事長、臨控股股東違規資金占用,子公司失控等問題。
查看資料,此次交接問題導致公司停水停電欠薪等的原董事長孫光亮,其股份表決權于今年3月接手自上一位董事長蔡廷祥。
而這位蔡廷祥身上的風波卻更多,今年5月,公司公告稱,監事會收到股東兩份催告函,要求起訴追回潮州名源及其實控人占用公司巨額資金,并訴訟、報案等追究前董事長、前總經理蔡廷祥等人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去年,公司因涉及信披違規、財務造假、大股東違規占用資金等問題被廣東證監局處罰,其中蔡廷祥在被處以警告、罰款90萬元外,還被采取10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公司簡稱也由文化長城變更為“ST文化”。
再之后,蔡廷祥把持有的*ST文化29.82%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后來的孫光亮,接著卻曝出蔡不愿交出公司管理權,導致公司印章、營業執照等相關證照、財務賬冊及憑證等資料無法順利交接,新管理層日常生產經營受阻。據公司公告,截至今年7月18日,蔡廷祥仍是公司第一大股東,股權占比20.10%。
前后兩個董事長不配合交接,公司自然也是諸多麻煩纏身,而同樣麻煩的,還有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曝出問題。
8月17日,公司在同一天里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和監管函。
其中監管函就提到了*ST文化子公司失控的問題,指出兩個月前創業板公司管理部向其發出關注函,要求說明子公司北京翡翠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廣東聯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失控事項說明相關股東是否違反公開承諾等,但兩個月過去公司依舊未回復。
關注函則要求公司補充說明近期的停工影響,解決工作進展,三個月內能否恢復等問題,并要求公司說明生產停工是否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是否應當同時披露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疊加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提示性公告。
諸多麻煩纏身,風波中的*ST文化能否走出困境,仍需我們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