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晚間,西藏礦業(000762.SZ)發布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2.21億元,同比增長439.2%;實現歸母凈利潤4.75億元,同比增長1018.3%;扣非歸母凈利潤4.7億元,同比增長991.6%。報告期間,公司產銷兩旺、量價齊升,業績全面增長。同時,報告期內,公司新產能建設正有序推進,預計后續幾年隨著新產能的不斷釋放,公司業績的高速增長將有望在未來延續。 上半年主營實現價量齊升
(資料圖片)
產能建設支撐未來業績成長
西藏礦業主營業務為鉻鐵礦、鋰礦的開采及銷售業務。其中,鉻鐵礦主要用來生產鉻鐵合金和金屬鉻,鋰礦主要用于新能源鋰電池等相關領域。以運營模式來看,目前西藏礦業主要由山南分公司負責對公司擁有的西藏羅布薩鉻鐵礦進行開采;控股子公司西藏扎布耶公司負責對公司擁有的西藏扎布耶鹽湖的鹽湖提鋰及硼礦的開采。
據經營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鉻類產品共實現營收1.55億元,同比增長25.18%;鋰類產品共實現營收10.60億元,同比增長961.55%。上半年公司的兩大主營均較上年同期實現增長,其中鋰礦類產品的規模增速尤為顯著。
從經營來看,驅動公司業績成長的主要是產品價格的上漲和其產能的不斷放量。
從價格端來看,上半年受全球汽車電動化進程加速等因素影響,鋰鹽價格一直處于上行趨勢之中。根據亞洲金屬網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電碳的市場均價為44.8萬元/噸,較上年同期增長449%,而這也帶動鋰礦價格在報告期間實現了持續攀升。
而另一方面,在銷售端,西藏礦業通過緊抓鋰鹽市場上漲趨勢,積極培育新的戰略客戶如寧德時代、盛新鋰能等,并加大簽署長期協議的穩定供貨客戶的銷售量。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銷售鋰精礦量達到6841噸(其中一季度銷售2113噸,二季度銷售4728噸),其中向寧德時代供貨量達到2000噸,占比約29%。根據機構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底公司鋰精礦庫存量為1.13萬噸,而刨去上半年的6841噸后,其亦擁有充足的鋰精礦庫存可供下半年銷售。
此外,除了現有的產能規模,公司新的產能建設亦在持續推進之中。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顯示,2021-2023年,西藏礦業規劃建設的項目主要為20億建設扎布耶二期1.2萬噸碳酸鋰產線(包括:9600噸電碳+2400噸工碳),該項目預計將于2023年9月投產。而后,在2023-2025年,公司規劃將分別投資20億建設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和第二個萬噸電碳項目,預計產能的有序擴張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總的鋰鹽產能,促進鋰鹽產品的多元化,并為公司未來業績持續成長提供支撐。
新能源發展帶動鋰鹽需求增長
資源優勢奠定未來成長基石
近年來,在新能源產業的加速發展下,市場對鋰鹽的需求正持續攀升。根據中信建投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進入S型增長曲線的加速期,在此形勢下,預計2021年-2025年鋰消費的年均復合增速將進一步加快至30%左右,如考慮新型市場模式對鋰消費的帶動,鋰的消費向上彈性將有望被進一步放大。與此同時,預計供給瓶頸愈發集中在具有硬性制約的資源環節,產業鏈利潤整體加速向上游礦山端轉移,利潤集中在資源端或成為長期趨勢。
從企業屬性來看,資源優勢正是西藏礦業保持核心競爭力重要一環。據公告顯示,目前西藏礦業已擁有國內最優的鋰、鉻資源。其中扎布耶鹽湖鹵水類型為碳酸鹽型,該湖礦權面積298.5平方公里,具有碳酸鋰儲量規模較大、品位高、鎂鋰比低等優勢;而公司另一資源羅布莎的礦石質量則為國內最優,據了解,該地的鉻鐵比值高,且硫、磷、硅等雜質含量相當低,在全球范圍亦屬高品質礦石。而公司已擁有羅布莎I、II礦群南部鉻鐵礦的探礦權(勘察面積20.1km2),以及羅布莎礦區采礦權,采礦權批復規模達到15萬噸/年。資源體量為公司日后的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根據公司的戰略規劃顯示,未來西藏礦業將加快做強做大礦產主業,力爭到2024年達到32億營收,5.2億利潤;在2027年達到60.00億營收,8.00億利潤。其中,在鉻產品方面,公司計劃將通過勘探、再建、整合提升產量,3年鉻礦做到20萬噸/年,鉻鐵做到10萬噸/年。而在鹽湖方面,公司將繼續推進外部基礎設施條件落實,通過技術攻關,3-5年做到不低于3萬噸/年。
市場人士分析表示,自中國寶武集團入主后,西藏礦業獲得了集團公司在資本、技術、管理等多個方面的支持,近年來業績高增態勢不減。預計未來在行業需求擴張以及資源稟賦優勢的加持下,公司的成長天花板將被進一步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