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9月19日,全球最大煤制氫變壓吸附裝置項目在陜西榆林正式投入運行,將有力助推我國煤炭清潔高效轉化。這個煤制氫裝置采用了自主研發的大型化變壓吸附專利技術,以煤炭為原料,每年產氫總能力達35萬噸。作為煤炭資源高效清潔利用的重要手段,該技術對我國能源安全、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改善意義重大。相關概念股:寶豐能源(600989)(600989.SH)、凱龍股份(002783)(002783.SZ)、美錦能源(000723)(000723.SZ)、湖北宜化(000422.SZ)。
據西南院官微消息,相比國外同類技術,西南院大型變壓吸附專利技術氫氣回收率提高約3%,每小時增產氫氣約1.6萬方,按年操作時間8000小時計算,每年將增產氫氣1.28億方、減少煤炭消耗約8.9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2萬噸。
據媒體了解,該項目屬于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煤炭分質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項目”(簡稱榆林化學項目)一階段工程。榆林化學項目是全球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250億元,年轉化煤炭約2400萬噸。西南院稱,榆林化學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全球煤炭加工能力最大、產業融合度最高、技術集成度最復雜、產業鏈最貼近終端市場”的煤炭轉化示范項目,對我國煤化工下一步發展和走向起到關鍵性作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國能源結構存在“富煤、貧油、少氣”的基本特征。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強煤炭先進、高效、低碳、靈活智能利用的基礎性、原創性、顛覆性技術研究。實現工業清潔高效用煤和煤炭清潔轉化,攻克近零排放的煤制清潔燃料和化學品技術;研發低能耗的百萬噸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流程成套工藝和關鍵技術。研發重型燃氣輪機和高效燃氣發動機等關鍵裝備。研究摻氫天然氣、摻燒生物質等高效低碳工業鍋爐技術、裝備及檢測評價技術。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認為,在未來能源體系中,煤炭應盡量少用于燃燒發電、多實施高效轉化。在一定期間內,尤其是動蕩的國際大環境下,真正靠得住、自主的主體能源還是煤,煤炭是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煤制氫技術相對成熟、成本相對較低,是目前制備氫氣的重要途徑。全世界一年使用氫氣500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96%來自化石能源,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煤轉化。
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顯示,目前國內氫能主要來源于煤制氫,約占我國氫產能64%,工業副產氣制氫占21%,天然氣制氫占14%,電解水制氫占比不到2%。預計2020年至2025年間,中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1萬億元;2026年至2035年產值達到5萬億元。
天風證券表示,2022年以來,隨著地緣沖突的加劇,能源安全保障進一步凸顯。圍繞鼓勵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政策不斷加碼,煤制氫作為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式或將受到鼓勵。
相關概念股:
寶豐能源(600989.SH):公司內蒙古子公司煤制烯烴項目與綠氫耦合制100萬噸/年烯烴項目備案成功,根據已公示的《綠氫與煤化工耦合碳減排創新示范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在已核準的一期烯烴260萬噸/年產能基礎上,通過綠氫耦合在不增加煤炭消耗的情況下增產至300萬噸/年。
凱龍股份(002783.SZ):公司在互動平臺稱,公司生產合成氨的氫氣來源是煤制氫,目前產氣量約為56000Nm3/h。
美錦能源(000723.SZ):公司旗下華盛化工擁有焦爐煤氣制氫產線,工藝上采用焦爐煤氣經PSA-H2單元經變壓吸附制取合格氫氣產品;其中一期2000Nm3/h工業高純氫項目,目前已投產。
湖北宜化(000422.SZ):公司有煤制氫和電解鹽水制氫,均自用為合成氨和PVC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