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全球鋰礦價格走勢的風向標”Pilbara鋰精礦拍賣價創新高消息落地后,上漲的卻不是鋰礦板塊。9月21日,鈉離子電池概念股震蕩拉升,傳藝科技(002866)2連板創歷史新高。鋰礦概念股走勢則較為平淡。東吳證券(601555)預計,2022年底鈉電池技術和材料體系有望基本定型,2023年鈉電產業化元年將臨,2025年鈉電池全球需求超100GWh。相關概念股:寧德時代(300750)(300750.SZ)、華陽股份(600348.SH)、欣旺達(300207)(300207.SZ)、多氟多(002407)(002407.SZ)、當升科技(300073)(300073.SZ)、傳藝科技(002866.SZ)。
其背后邏輯或在于,鋰礦價格持續上漲,鋰電池成本也將大幅提升,勢必給產業鏈帶來壓力,從而催促企業尋求新材料體系,鈉電池的替代邏輯有望再次被強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隆眾資訊數據顯示,此次拍賣Pilbara鋰礦折合成電池級碳酸鋰的成本約51.3萬元/噸,高于9月20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均價約50.5萬元/噸),產出的碳酸鋰流通預計在2023年1-2月。
而鈉資源的豐富度遠高于鋰資源,鈉電池以天然的成本優勢成為鋰電池的首選替代品。據了解,鈉電池大規模量產后成本有望降低至0.5元/wh(pack),相較于10萬/噸碳酸鋰下的磷酸鐵鋰電池仍具成本優勢。
數據顯示,從資源儲量看,鈉在全球元素中排第六位,鈉資源分布全球各地,儲量豐富,在地殼中的儲備占比高達2.64%,是鋰資源的423倍,且提煉技術簡單,這也是鈉離子電池可廣泛應用的最大優勢。
東亞前海證券、東吳證券均在近日發布研報表示,鋰資源緊缺致使鈉電池產業化加速,隨著鋰資源供給持續偏緊,鈉電池憑借其優異的性能有望成為鋰電池的補充。
華泰證券甚至稱,鈉電是對鋰資源壟斷性的革命,戰略意義高于短期經濟性。
價格優勢之外,相較鋰電池,鈉電池電化學性能更穩定,且鈉/鋰電池生產體系大部分通用,現有鋰電企業可較快進行產能切換。
此外,政策層面也在積極推動鈉離子電池的發展。6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研發儲備鈉離子電池技術。7月14日,工信部正式下達首批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計劃。
目前國內相關企業正積極布局鈉電池領域,推動其產業化落地。東吳證券預計,2022年底鈉電池技術和材料體系有望基本定型,2023年鈉電產業化元年將臨,2025年鈉電池全球需求超100GWh。民生證券更為樂觀,預計2025年鈉電池全球需求超500GWh。
東吳證券看好五條投資主線,電池廠商同樣被擺在第一位,其次是集流體、正極、負極環節:
第一條主線看好鈉電技術領先廠商,推薦寧德時代,關注華陽股份、鵬輝能源(300438)、欣旺達等;
第二條看好用量翻倍的集流體環節,關注鼎勝新材(603876);
第三條線看好價值量高的正極環節,推薦振華新材、容百科技(688005)、當升科技,關注廈鎢新材、長遠鋰科;
第四條線看好技術壁壘高的負極環節,推薦貝特瑞、璞泰來(603659)、杉杉股份(600884);
第五條線看好隔膜、電解液及添加劑,推薦恩捷股份(002812)、星源材質(300568)、天賜材料(002709)、新宙邦(300037)、天奈科技(688116),關注多氟多。
中信建投研報稱,“常規”鈉離子電池立足成本優勢潛力,和磷酸鐵鋰性能指標各有所長,高能鈉離子電池可能在能量密度單一性能指標上超過鐵鋰,不過技術成熟度較低。但鈉的地殼豐度大幅高于鋰,碳酸鈉廉價,加之能源革命的大背景,鈉離子電池迎來了以性能較好、成本控制潛力較大為核心競爭力的歷史機遇。該行估計,鈉離子電池至2025年,市場空間共約30GWh、200億元。
相關概念股:
寧德時代(300750.SZ):2021年7月29日發布鈉離子動力電池,同步推出鈉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AB集成方案,下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超過200Wh/kg,計劃于2023年形成基本產業鏈
華陽股份(600348.SH):公司通過基金持股中科海納(全球領先鈉離子電池研發團隊),合資建立子公司等方式,率先打造2000噸鈉離子正、負極材料;21年9月,公司與多氟多、梧桐樹資本簽訂合作協議,欲在上游原材料、電解液、電池等環節可實現強強聯合,共筑新能源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公司在鈉離子電池領域的布局;目前正負極材料已于22年3月末試投產。
欣旺達(300207.SZ):擁有鈉離子電池補鈉的方法、鈉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等多項專利。
多氟多(002407.SZ):公司近期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鈉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中試線已經建成,小批量產品陸續下線,小試的鈉離子電池測試進行了3個月,目前指標良好;鈉離子電池一期將形成約1GWH的產能。
當升科技(300073.SZ):公司與力神電池加強技術合作,在超高鎳正極材料、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高容量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固態鋰離子電池及其關鍵材料、鈉離子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等鋰電前沿技術領域加強合作,定期進行技術交流,明確未來材料和電池開發計劃,為下一代電池產品迭代形成技術儲備。
傳藝科技(002866.SZ):公司本月發布公告指出,其控股孫公司傳藝鈉電項目各生產設備及裝置安裝調試進展順利,已具備中試生產條件并即將投產運行。據悉,孫公司擬規劃建設一期5萬噸/年、二期10萬噸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其中,一期計劃于2022年11月份開工建設,2023年3月份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