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在10月1日播出鄉村振興主題節目,為國慶獻禮,節目邀請國家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夏更生、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一起圍繞鄉村振興相關話題進行討論,共同剖析如何助力地方農產品實現產業化、品牌化、數字化發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外,福建寧德市委副書記楊方;寧夏石嘴山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武裕國;福建福鼎市委書記林青等地方政府部門領導也一起參與了節目錄制。參加節目的嘉賓們在現場也一起為江蘇宿遷、山西大同等地方鄉村振興事業出謀劃策。
節目中,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表示,地方農產品做大做強的核心是實現產業化,從產、供、銷全產業鏈條深入滲透。此外,需要保證足夠規模的基礎設施,平衡供需兩端的不確定性。為助力鄉村振興,2020年10月,京東啟動“奔富計劃”,到今年8月底,22個月帶動農村實現產值超過6200億元,幫助數百萬農戶大幅增收。
做“精”供應鏈 促進農產品產業化、品牌化發展
傳統模式下的農業產業鏈很長,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上消費者的餐桌,要經歷生產、加工、倉儲、銷售、配送等多個環節。十幾年來,京東持續深耕供應鏈,大幅縮短農業產業鏈條,不僅讓農產品能以最快捷、最高效的方式直接被送到消費者手中,而且也能讓農民兄弟提高收益。
除了縮短產業鏈條,要實現產業化,還需要有足夠的基礎設施支撐,比如冷鏈。京東物流是最早做冷鏈的物流企業。到現在,我們在全國有上百個針對生鮮食品的冷鏈倉庫,能覆蓋超過330個城市基本實現“次日達”,充分保障生鮮農產品的新鮮。
京東依托自身數據能力,用掌握的市場需求來預估銷量,安排生產,并提供后續銷售、分揀、配送等的供應鏈一條龍服務,實現“以銷定產”,打消農民賣不出去的顧慮,為農民穩定增收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確定性。
在品牌化打造層面,辛利軍指出:“打造品牌不僅限于取個名字、畫個logo那么簡單,更要賦予品牌以內涵,持之以恒打造的品牌內涵最終形成了消費者記憶,這才是真正得品牌化。”
京東攜手宿遷市農業農村局,深度開展“宿有千香”霸王蟹的品牌打造。在上游,幫助農戶形成標準的大閘蟹養殖體系;在中游,與政府共建霸王蟹的商品標準和溯源體系;在下游,提供價值超過千萬元的專項營銷資源扶持,進行線上線下全渠道精準營銷,形成“無需蘸料,本味鮮甜”的市場賣點。比如,霸王蟹在今年除夕夜登上了總臺春晚,品牌被全國消費者所認知。
數實融合當好鄉村振興的“耕耘者”
在數字化方面,夏局長指出,農業的數字化不僅要建設數據中心,還要依靠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特別是大量的終端數據采集設備。辛利軍表示,農業的數字化一定是通過數實融合來實現的,不僅要建設數據中心,還要依靠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特別是大量的終端數據采集設備。
以京東在湖北襄陽的黃桃種植基地為例,每一棵桃樹下面都有一個數字采集設備,可以實時監測果樹生長狀態并收集數據,京東還在果園里設置了蟲情檢測儀,通過誘蚊燈把小蟲子誘捕到下面的大箱子里,里面的攝像頭立馬采集影像,和后臺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分析這種蟲子是否會危害果園,通過數字化來取代以往經驗性的東西,現在這3500畝的果園,平時只需要兩個人看管。
此外,所有的種養殖數據,都可以同步上傳區塊鏈存證,不僅種養殖戶、消費者可以使用,金融機構都可以溯源查看,這樣就可以把生產語言轉化為金融語言,數字化帶來的高度透明可有助于金融業對農業的扶持。
自2020年10月啟動鄉村振興京東“奔富計劃”以來,到今年8月底,22個月帶動農村實現產值超過6200億元,幫助數百萬農戶大幅增收。近兩年,京東助力跑山豬、福建寧德大黃魚、新疆伽師新梅、江蘇宿遷霸王蟹等一批特色農產品走上產業化、品牌化、數字化的發展道路,致力于當好鄉村振興的“耕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