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華寶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雙碳下,鎂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鎂冶煉“低碳化”應用還存在著諸多有待突破的產業化推廣“瓶頸”問題,節能減排推動鎂高端化發展,將會一個從短期到長期的整體戰略布局助力鎂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鎂在汽車輕量化中的應用,也將有望帶動鎂的需求增長。鎂產業“綠色、低碳、高端”發展,建議關注投入低碳冶煉技術、能源結構優化及高端鎂合金研發的行業內龍頭公司。
華寶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鎂是地殼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之一,具有比強度、比剛度高,切削加工性以及加工成本低和易于回收等優點,因此應用場景廣闊,也是我國獨特的戰略性金屬和新型結構材料。
鎂冶煉低碳化工藝應用加快。
由于鎂的生產能耗高,隨著“雙碳”的推進,更加降碳降能耗的煉鎂技術將更加得到青睞。鋁熱法、真空碳熱還原法和再生鎂技術等新煉鎂工藝表現出更大的市場優勢,能耗更低,碳排放更低,甚至成本更低,有利于優化金屬鎂產業結構和我國鎂行業可持續發展。由于新工藝產業化和新建生產線需要資本投入和時間,我國主要目前采用皮江法,而未來由于政策要求,有環保化和低碳化的煉鎂技術的企業才能得到市場。
鎂冶煉供給端不斷收緊。
我國鎂儲量和產量全球第一。我國產量主要來自于陜西、山西等地。陜西榆林蘭炭產業發達,當地企業用蘭炭尾氣作為燃料煉鎂,其原鎂產量占全國近60%。而蘭炭產業屬于“兩高”產業,政策要求整改、減產,蘭炭新增產能審批和產能置換政策嚴格。并且,榆林地區原鎂冶煉裝置落后,偶發性停產可能性高,產能利用率維持低位。在蘭炭產能增長受抑制的情況下,原鎂產能增長乏力。榆林原鎂供應增速放緩會影響到全國原鎂供應,甚至影響全球鎂產業鏈的運轉。長期來看,在環保、雙控等政策的壓力下,我國原鎂供應或將邊際收縮。根據CM預測,2020-2030年我國原鎂產能年復合增長率將從2010-2020年的6.0%降至4.3%。
雙碳推動鎂價中樞上行。
2021年的鎂價由于環保政策嚴控大幅上漲之后,2022年的鎂價持續下行。2022年1-2季度鎂產量上升主要由于利潤支撐,而隨著下半年以來利潤逐漸回歸下降而成本上升,鎂行業利潤空間受壓縮,預計2022年原鎂供應或整體持平。需求端因歐洲能源高位運行,海外需求預期較弱,出口端需求環比下滑。中期看鎂價中樞將持續上行。隨著國內穩增長政策發力、高端制造升級及汽車輕量化需求帶動,鎂合金應用需求有望顯著增長將帶動鎂需求復蘇,同時雙碳下供給端成本壓力增大,預計產能增長將進一步放緩,鎂價中樞將持續上行。
風險提示:環保政策執行不及預期。原鎂供給增速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