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進入10月末,A股三季報進入密集期,化工行業聚酯纖維產業鏈相關公司紛紛披露三季報。 化工行業寒冬來襲,三季報紛紛面臨“增收不增利”
根據生意社的數據,6月中旬開始,聚酯產業核心產品滌綸POY、FDY、DTY、滌綸短纖的價格都有所下跌。以滌綸poy為例,滌綸poy價格從6月最高點9200遠/噸降至10月18日的7850元/噸。
【資料圖】
圖片來源:全球紡織網
究其緣由,上半年,受原油、天然氣、煤炭等基礎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影響,聚酯纖維行業主要化工原料成本同比大幅增加;下游需求方面,一方面疫情影響紡織業整體需求,另一方面紡織終端需求進入年底淡季,產品價格下降、行業公司利潤收縮均屬于常態。
截止發稿日,就化工板塊目前已經公布三季報的公司來看,大多受到行業大環境的影響。榮盛石化10月25日晚披露的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4.43%;歸母凈利潤同比減少97.64%。同日,有“化工茅”之稱的萬華化學公布了三季報,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上漲4.14%,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46.35%。
10月28日晚間,東方盛虹(000301.SZ)三季報出爐,該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4.65億元,同比上漲17.14%;當季實現歸母凈利潤虧損5879.78萬元,同比下降105.78。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67.07億元,同比增長16.17%;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5.77億元,同比降低59.55%。同日公布業績的還有恒力石化,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4%,凈利潤同比下降147.66%。桐昆股份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4.01%,凈利潤同比下降118.09%。
圖1:三季報營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數據來源:公司公告)
已經公布三季報的公司均面臨“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市值顯著收縮,業績均低于公開研究報告中分析師此前給出的預期。在此背景下,聚酯龍頭紛紛積極轉向研發新技術,提高產品差異化率。比如,東方盛虹在“大化工原料平臺”方面一貫以打造差異化纖維為方向,公司具備差別化、高端化、高附加值的長絲生產能力,這一方面給公司貢獻更高的毛利率,另一方面在行業遇到極端事件情況下,其抗風險能力更顯著。
重資產行業財報指標大比拼,指家財務誰更穩健?
對于大化工這樣的重資產高負債行業來說,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資產變現能力以及穩定的現金流尤為重要,其中流動比例、速動比例、資產負債率都是重要的財務指標,流動比例、速動比例越高,表明公司的資產變現能力更強。根據wind數據,從2022年中報來看,東方盛虹、恒逸石化流動比例、速動比例指標業內領先。短期借款占長期借款比例(此處數據采用: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僅有兩家公司不到50%,東方盛虹、榮盛石化業內領先。
圖2:流動比例、速動比例(數據來源:wind)
圖3:短期借款占長期借款比例(數據來源:wind)
從新出爐的三季報來看,東方盛虹由于大煉化建設的銀團提款,使資產負債率暫時達到79%,但綜合恒力石化、榮盛石化的大煉化投產前資產負債率來看,東方盛虹目前尚處于中等合理區間,并且其三季報流動比例、速動比例分別為60.5%、39.25%,較半年報均有明顯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上半年,恒逸石化、桐昆股份和新鳳鳴經營凈現金流出現負數,東方盛虹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相對可觀。而恒力石化、榮盛石化自煉化項目投產后,短貸長投的情況大為改善,現金流也較為寬裕。
圖4:2022年半年報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
“旺季沒有缺席,只是后移”
根據券商研究報告觀點,受全球疫情影響,二、三季度化工品需求同比減少,原有的旺季時間被動調整,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企業加速復工復產,原有的旺季將延后至四季度。疫情期間中國、美國PMI值一度跌至30以下,6月以后中美PMI值則快速提升至50%以上。
自復工以來,企業景氣指數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均大幅回升,下游紡織行業需求快速回暖,盡管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企業開工率不高,但下半年多數企業從復工復產轉向滿工滿產,集中向下游客戶趕單交貨,加上國內雙十一、圣誕節的備貨需求,國內+海外年底前的下游趕單需求有望集中釋放。
寒冬褪去之后,財務結構穩健的企業將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