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領先的礦山裝備及物流裝備制造商三一國際正式披露三季報。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公司繼續堅定深入推進國際化、電動化及數智化,主要產品市場地位進一步鞏固,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資料圖片)
具體來看,三一國際在2022年1月-9月實現營業收入116.00億元,同比增長53.82%,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2.96億元,同比增長19.41%。剔除去年出售新疆子公司所獲一次性收益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8.6%。單看第三季度,三一國際營收和利潤增速進一步加快,實現收入39.7億元,同比增長55.2%;歸母凈利潤3.9億元,大幅增長42.2%。
從在手訂單來看,三一國際有望延續業績高增態勢。近日公司在三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中透露,公司目前在手訂單充足,達到88億元人民幣,較8月增加26%。
智慧礦山建設迎萬億市場空間,無人駕駛快速推進
隨著制造業加速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智慧礦山業務的發展也成為三一國際最引人注目的亮點之一。
煤炭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燃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與國民經濟穩定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煤炭開采行業普遍存在從業人員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安全生產壓力大等問題,不僅容易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還對礦企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有著嚴重威脅。
智慧礦山建設則能很好地解決落后礦山開采模式的痛點,能大幅減少井下作業人員數量與勞動強度,同時可以實現晝夜不間斷作業,推動礦業企業實現井下無人則安、資源高效開發。全面開展智慧礦山建設已經成為我國礦業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三一國際的前瞻性戰略布局為其贏得在智慧礦山領域發展的先機。三一國際早在2018年就專門在北京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三一智礦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北京地區科技人才優勢,以“數字礦山、智慧礦山、綠色礦山”為理念,主攻露天礦無人駕駛機械設備、井工礦智能礦綜采機械設備、云智能調度平臺,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智慧礦山運營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的能源高效綠色開采。
在礦山裝備方面,三一國際智能掘進機自動化使用率高達72%,采煤機實現從薄煤層到中厚煤層全覆蓋,寬體車中大噸位實現批量銷售并加快新能源寬體車的研發落地。僅在今年上半年,三一國際就投入研發費用 4.2億元,同比增長 23.9%。
相關人士透露,三一國際目前煤機業務板塊在手訂單充足,已經在滿負荷生產;公司無人駕駛寬體車已在 3 個礦山開展無人駕駛商業合作,累計完成 50 臺無人駕駛車輛部署,運營里程超 16萬公里,單體礦山電動化車隊運營規模達到國內第一。據三一國際測算,公司的無人駕駛運輸效率已達到人工駕駛的90%,商業化落地有望按下“加速鍵”。
根據國家能源局于2019年發布的《全國煤礦生產能力情況統計》,排除產能過低和已經整改關停的煤礦后,全國煤礦數量近4,500座,依照不同產能等級進行改造金額測算后,智慧礦山整體市場規模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發展前景廣闊。此外,下游企業對于智能化降本增效、安全生產的需求也將加速礦山開采行業的無人化進程。
國際化戰略逐步兌現,明年海外銷售收入有望翻倍
海外市場是三一國際業績增量的重要來源。經過多年的布局和努力,三一國際的國際化已經進入了高速增長的新發展階段。海外銷售收入連年增長、寬體車市場占有率國外第一等數據可以證明,三一國際產品性能和質量已經得到海外客戶認可,公司海外銷售渠道布局漸成規模。
前三季度,三一國際海外銷售收入28.1億元,同比增長102%,海外銷售占比24.2%。其中,礦山裝備海外銷售收入15.1億元,同比增長120.5%,物流裝備海外銷售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84%。
三一國際稱:“礦車和港機的海外市場空間很大,公司將緊抓海外市場帶來的結構性機遇,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對于在海外市場的擴張,三一國際戰略路線很清晰:礦山裝備板塊將聚焦10大重點國家,新增30家代理商,提升大客戶覆蓋率,打造印尼、印度、非洲等區域10家海外標桿礦山。同時,全面配置海外資源及服務,提供大客戶駐礦服務,加大國際配件及車輛網點資源配備,不斷升級服務標準。
物流裝備方面,公司將完善國際化產品型譜,突破馬士基、PSA等全球4大客戶及區域30大客戶,在歐美、新加坡等重點區域成立10家分公司,通過直銷和代理商結合,提高銷售網絡覆蓋。
三一國際表示,明年對于海外業務的目標是“銷售收入翻倍”,其中寬體車有望貢獻70%-80%。
國際能源、尤其是煤炭供應緊張也將打開三一國際煤機產品在海外的增長空間。據媒體報道,有些歐美國家已重新啟用煤炭發電,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全球煤機設備需求會增長。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生產效率提升以及海運費下降,海外業務的毛利率也有望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一國際管理層曾向投資者表示:“到2025年,我們還要再造一個‘三一國際’,屆時,公司的國際銷售額力爭達到150億元。” 公司展望,礦山裝備 2023 年國際銷售額達到40 億元,2025 年達到 80 億元,成為礦車國內出口第一品牌,物流裝備 2023 年國際銷售額達到 40 億元,2025 年達到 70 億元,成為港機國內出口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