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海通證券(600837)發布研究報告稱,當前科創板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盈利依然保持較快增長,投資的性價比已經凸顯。借鑒創業板歷史,科創板上市公司IPO募資將逐步兌現到業績上,23年盈利有望開啟向上周期。科創板主導行業中光伏和鋰電維持高景氣,半導體、醫藥和軟件基本面23年有望改善,推動科創板盈利增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海通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科創板估值盈利性價比較好。
從業績來看,今年三季度科創板盈利保持較快增長并且增速有所回升,均高于A股其他主要指數。從估值來看,科創50指數估值已回調至歷史低位,并且估值分位數明顯低于其他主要指數。從盈利估值匹配度來看,科創50指數PEG估值為0.9倍,科創板的估值盈利性價比相對更高。當前的科創板類似2012年底的創業板。
借鑒創業板,09年10月創業板開板,經歷兩年的調整后,創業板指的估值得以消化,13年在移動互聯網浪潮的驅動下,創業板開啟一輪大牛市,背后是盈利的回升。反觀當下的科創板,自2019年6月開板以來已經運行了三年,從指數走勢看,20年7月科創50指數觸頂回落,至今已經調整超過兩年,期間最大跌幅為-50.6%;從估值看,科創50當前PE為42.2倍。因此,從市場表現和估值的角度看,該行認為當前的科創板與12年底的創業板存在相似點。
趨勢:科創板盈利有望開啟向上周期。
整體看,科創板上市公司募集的資金尚未使用充分,不過最早募資的上市公司已經很大程度上投入完成。科創板募集資金的投入正逐漸兌現到業績上。首先該行對比借鑒創業板,創業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在募集資金投入使用后,2009-2010年購建固定資產等各項資產的現金流快速增長,2010-2011年創業板首批上市公司的在建工程增速逐漸提升,產能擴張也逐步體現在業績增長上,13Q1創業板首批公司盈利增速開始快速回升。
該行進一步看科創板,科創板首批上市公司2019年7月募資金額高達370億元,此后開始投入,2020年首批上市公司購建固定資產等各項資產的現金流持續高增,在建工程從20年下半年開始快速增加,一直到2021年上半年都維持較高的增速;反映到業績上,首批上市公司營收和利潤增速在2021-2022Q3維持較快的增長,反映出此前的投資開始逐步為公司創造經濟回報。根據上述分析,該行認為隨著后續更多公司募資投入完成并達產,科創板業績有望在2023年進一步釋放。
結構:科創板主要產業盈利望好轉。
半導體、醫藥和軟件的基本面是科創板未來盈利趨勢的重點影響變量。半導體景氣度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見底回升,VR/AR等新型產品的推出有望帶動消費電子的需求,未來半導體設備、材料領域將受益于國產替代加速,科創板半導體公司作為業內的高精尖企業有望受益。醫藥行業政策環境邊際改善,未來集采政策緩和對醫藥行業盈利空間的壓制將會逐步減弱,國家醫保局等有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創新藥、創新醫療(002173)器械高質量發展。
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正在加深,未來醫療需求將持續增加,科創板醫藥生物行業長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數字經濟已成為我國發展戰略,計算機軟件行業將充分受益于信創、工業互聯、云計算等領域的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開發迎來重要機遇。“雙碳”目標下光伏風電和新能源車高景氣度有望延續,隨著清潔能源建設的提速,配套的新型儲能也將迎來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科創板相關企業將持續受益于這一趨勢。
風險提示:通脹繼續大幅上行,國內外宏觀政策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