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9日,諾唯贊三季報和訊SGI指數評分解讀出爐,公司獲得了86分。
29日下午,受國內多地宣布取消區域全員核酸消息影響,新冠抗原檢測概念股午后繼續走高,諾唯贊備受追捧,喜提20CM漲停,同時優寧維、泰林生物也紛紛觸及漲停板。熱景生物(688068)漲超16%,萬孚生物(300482)、可孚醫療、義翹神州、東方生物、翰宇藥業(300199)、亞輝龍等漲超10%。
(相關資料圖)
一、薄利多銷:試劑耗材成本已經被壓到極限?
近期隨著疫情防控工作20條優化措施發布,國內多地宣布取消區域全員核酸,開始了抗原自測的試行,依據國內外疫情發展經驗來看,英美以及香港逐步放開,抗原檢測產品被大量采購。在此趨勢下,主營業務基本以新冠檢測為主的諾唯贊發展前景將會如何?
回顧歷史業績,新冠疫情爆發后,諾唯贊相關產品的市場需求增長迅猛,驅動業績高速成長。2019年至2021年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分別為2.68億元、15.64億元、18.7億元及23.05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26億元、8.22億元、6.78億元及7.5億元。
但是也不乏隱憂,隨著新冠檢測試劑盒的試劑平均銷售單價下降,諾唯贊盈利水平持續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14個百分點至72.8%,凈利率同比下滑10.2個百分點至32.5%。
隨之而來的是盈利承壓,單季凈利潤同比下滑,今年以來,SGI指數也開啟下沉,告別了80分以上的高分區間。2022年第三季度,諾唯贊單季度營收6.85億元,同比增加48%;歸母凈利潤1.36億元,同比下降14.25%;扣非凈利潤1.22億元,同比下降19.73%。
事實上,諾唯贊業績增長具有偶發性,新冠疫情的持續時間存在不確定性,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行業內其他企業陸續推出類似產品或疫苗,其生產的新冠檢測試劑盒以及相關生物試劑的銷量將會有所下降,利潤空間將會有所減小。安信證券也認為,目前核酸檢測的試劑耗材成本已經被壓到極限,其他成本優化空間不大,核酸檢測服務已經進入“薄利多銷”的商業階段。
二、應收賬款偏高,資產減值和壞賬將加劇?
雖然今日(29日)諾唯贊受到了市場資金的“寵愛”,喜提漲停,實際上,由于利潤空間明顯壓縮,此前市場對于新冠檢測股反應并不熱烈。今年以來,諾唯贊股價在二級市場上走勢疲弱,跌跌不休,如果剔除今日異常漲幅,諾唯贊今年來累計下滑約40%,除了競爭加劇,盈利能力步入下降通道,應收賬款高企、回款周期延長、壞賬和資產減值增加等經營風險,也是制約股價運行的潛在隱患。
新冠抗原檢測概念股成為市場熱點,與龐大的潛在需求、行業規模關系密切,中泰證券研報認為,如國內抗原自檢試劑盒正式放開,根據草根調研,預計國內新冠抗原自檢試劑盒市場單月規模有望達280億元。如考慮到中國居民、企業有儲備的習慣,新冠抗原檢測產品采購需求單月560億元,年需求將達到6千億,在國內有國械注準的上市公司將迎來基本面的全面重估。
盡管市場空間巨大,但是行業競爭程度日益激烈,諾唯贊的競爭對手中不但有外國老牌公司,也有諸多國內新勢力。前者有1956年成立的美國賽默飛,1984年成立的德國凱杰,1979年成立的日本寶生物等老牌公司等。
新冠檢測產品已經有諸多入局者,為配合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工作,降低社會成本,多地已先后進行了幅度不等的新冠檢測產品價格下調。浙商證券(601878)研報認為,對于試劑企業來說,試劑端價格的調降將增強頭部企業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帶來的比較優勢,行業或將馬太效應加劇,市場向頭部集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的統計數據,2020年,在我國分子類生物試劑市場中,諾唯贊占有約4%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五,國際先進企業賽默飛、凱杰、寶生物、BioRad合計占據超過40%的市場份額;在技術水平方面,諾唯贊相對成立時間較短,且企業規模較小、融資渠道單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遠低于賽默飛、寶生物等國際領先企業。
因此,在市場競爭加劇、技術實力較弱的背景下,研究機構對諾唯贊明年業績預判并不樂觀。太平洋證券最新研報指出,基于對公司核心業務板塊的分析,預計2022-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29.6億/27.6億/3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8%/-7%/1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65億/9.73億/11.17億元,分別增長42%/0%/15%。增速逐漸放緩,成長屬性轉淡。
隨著疫情反復,地方財政壓力驟增。東吳證券(601555)研報指出,不斷加碼的常態化核酸檢測讓本已捉襟見肘的地方財政壓力更大,未來在疫情擴散放緩的背景下檢測的必要性也可能逐步降低。
地方財政吃緊還意味著相關企業的回款周期變長。2019年至2021年及今年前三季度,諾唯贊應收賬款分別為0.7億元、2.26億元、3.22億元及6.46億元,存貨分別為0.53億元、1.32億元、2.42億元及6.72億元。
而且,由于受到經營模式、新冠檢測試劑盒及原材料有效期較短等因素影響,諾唯贊一邊是存貨已經出現較大的資產減值,另一邊還要面臨應收賬款回款周期延長、壞賬增加的窘境。
財報中也進行了相關的風險揭示,上半年諾唯贊確認存貨減值損失5140萬元,存貨跌價準備余額為1905萬元,諾唯贊對部分接近效期的新冠檢測試劑盒及相關原材料進行處置與計提減值,若未來疫情發展形勢與諾唯贊預計差異較大,將存在存貨滯銷進而跌價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