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智通財經APP獲悉,12月15日,海蘭信(300065)(300065.SZ)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上海有4個海上風電項目即將投標,里面都將海底數據中心做為標準的配建方案。海上風電與UDC相結合,能夠有效降低整體電能耗,降低土地使用率,通過UDC削峰填谷,可降低海上風電10%-15%的能量消耗。通過“風云結合”也就是海風和云計算的結合,將電力轉化為算力,可以讓UDC的經濟效益再提升30%左右,規?;蟮膬衾士梢猿^30%。這幾個項目預計在明年年中或者年底會有實質性進展。項目一旦完成,就會使海上風電+UDC這個模式成為樣本,因其在節約能耗上具有絕對的技術優勢,公司有信心會進一步大面積推廣。
與此同時,公司已在深圳地區尋海,初選在東部的鹽田港(000088)一帶探測合適的海域,因為深圳的西側是珠江入??诘闹骱降酪虼瞬荒芊胖肬DC。今年國際海洋周已在廈門舉辦完畢,會上明確2023年會有落地廈門的計劃,公司會持續跟進。
海蘭信強調,UDC對海洋生態沒有任何的影響,國內已經做了多輪的環評;微軟在英國的北海水下實艙驗證UDC的性能和可靠性近3年,今年上半年又下方了新的一期更大規模的UDC,歐洲對環保要求非常高,各類環保組織可以允許這個行為就證明沒有影響。
海蘭信指出,UDC是不能放到主航道上的,所以不會觸船;公司是專業做海洋監測的,所有的單艙都是在公司監測范圍內;公司的艙體是自錨式結構,地震和海嘯不會對其構成影響,除非發生外部爆破,不然是不會出現泄露。如果千萬分之一發生滲水情況,水也是逐步滲入,艙內的濕度監測會顯示異常,公司會進行打撈修復。在云計算時代數據安全也完全可以得到保證,目前已可實現水下多艙之間互相備份,同一艙內不同機架間的數據備份,水陸之間相互備份。一個單艙故障也可以直接使用備份數據,在冗余設計內不是必須馬上修理,不會影響數據的正常使用。
海蘭信表示,目前已下水的柜子運行超預期有兩點,一是公司2020年在廣東珠海實驗艙的PUE值為1.076;目前在海南已下水兩周的電信艙的PUE值低于該數值,且海南的年平均氣溫要顯著要顯著高于廣東,那到廣東、上海等地區會比之前預想的更有優勢。后續會有檢測報告出來以作證實。二是在現有政策層面,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的政策要求PUE值達到1.1就是完全符合預期,低于1.1就是超預期。
對于未來三年上海、長三角乃至全國UDC市場空間的規劃,海蘭信數據中心王總表示,上海自2021年至今,對于節能的這個政策是一貫的、連續的、務實的。年初分管科技的市領導已開展自然冷源的調研,但因為疫情突發擱置了,6月之后又繼續。上海基本上沒有除海水以外的自然冷源,目前可以符合0碳自然冷源數據中心要求的只有UDC,也就是水下數據中心。
上述政策中提到明年一季度上海就要啟動對5000個老舊機架數據中心的騰退式改造。UDC單艙24個機柜,一個機柜功率15千瓦時,一個艙總功率360千瓦時,陸上數據中心IDC目前的一個機柜功率約6千瓦時,以此通過功率可以進行替換市場空間的計算。
目前上海地區的陸上數據中心IDC存量機架總數約30萬個,每年市場需求的增速約30%,深圳地區的陸上數據中心IDC存量機架總數約是上海的60%也就是20萬個機架,整個長三角地區除上海外的陸上數據中心IDC存量機架總數約是上海的50%也就是15萬個機架。上述機架的過半數都面臨因能耗不達標,對應的水下數據中市場潛在空間總數突破上萬個艙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