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港交所1月11日披露,深圳市精鋒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遞表港交所主板,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花旗擔任聯席保薦人。據悉,該公司曾于2022年4月19日向港交所主板遞交過上市申請。
精鋒醫療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設計、開發及制造手術機器人(300024)。精鋒? 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MP1000為公司建議核心產品,而精鋒? 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SP1000為關鍵在研產品。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是中國首家已完成多孔及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關鍵性臨床試驗的公司。MP1000及SP1000均已具備通過綠色通道進行國家藥監局有關創新醫療(002173)器械的快速審查資格。公司于2022年12月獲得國家藥監局對MP1000用于泌尿外科手術的注冊批準。中國手術機器人市場競爭激烈。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于最后可行日期,公司于中國有五家公司的多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獲批,惟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均未獲批。
產品方面,具體來看,公司的多孔及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可以幫助外科醫生執行各種微創手術。此外,公司進一步將產品范圍由機器人輔助微創手術擴展至無創自然腔道手術機器人及傳統微創手術器械。公司正在開發精鋒? 支氣管鏡機器人,精鋒? 支氣管鏡機器人是用于自然腔道腔鏡手術(「NOTES」)的手術機器人。公司于2022年1月完成了第一代原理樣機機器人的設計并開始動物測試。此外,公司正在開發兩類傳統微創手術器械,即精鋒? 立體內窺鏡(于2022年10月獲得廣東省藥監局批準)及精鋒? 智能吻合器。
此外,除精鋒? 機器人超聲刀、精鋒? 機器人吻合器、精鋒? 立體內窺鏡及精鋒? 智能吻合器被歸類為第二類醫療器械外,公司所有在研產品于中國均被歸類為第三類醫療器械。
產能方面,公司在中國深圳設有生產設施,年產能約為80臺手術機器人,總面積約為8000平方米。公司自2019年開始中試生產,計劃在深圳建設總面積約69000 平方米的新生產中心,屆時年產能將為500臺手術機器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公司新的深圳生產中心有望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手術機器人生產基地。
值得關注的是,鑒于現有競爭產品及公司將繼續培養市場接受度及市場品牌知名度,公司在研產品推廣及銷售方面的競爭可能極為激烈。例如,公司正面臨與達芬奇手術系統的激烈競爭,而達芬奇手術系統是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手術機器人。公司亦預計,隨著新的手術機器人公司進入市場及更先進技術的出現,可能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手術機器人行業的并購或會導致更多的資源集中于少數競爭對手手中。小型及其他初創公司亦可能通過與大型及成熟公司合作而快速發展。倘公司未能有效競爭,業務及經營業績將受到損害。
市場空間方面,受技術進步、機器人輔助對外科醫生及患者帶來的益處及利好政府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推動,全球多孔及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的市場規模由2016年的人民幣180億元迅速增長至2021年的人民幣42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8.7%。預計全球多孔及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至2030年的人民幣1843億元,2021年至2030年的年復合增長率將為17.7%。
于往績紀錄期間,公司產生大額研發開支、行政開支以及銷售及營銷開支,因此于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九個月錄得虧損凈額分別人民幣3.493億元及人民幣1.47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