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11天9板大妖股恒久科技(002808.SZ)跌停。截至當日收盤,恒久科技跌9.99%,報15.68元/股,換手率高達45.95%,全天成交金額為12.53億元。 消息面上,昨日晚間,恒久科技發布《關于股東違規減持公司股份的公告》稱,公司股東孫忠良先生違規減持公司股份163.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61%。
(相關資料圖)
公告顯示,公司近日收到股東孫忠良先生的告知函,該股東在2023年1月16日至2023年1月31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63.6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61%。
孫忠良事先并未告知披露其減持計劃,并且違反其在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時所作出的相關承諾,該行為屬于違規減持。
據了解,孫忠良早在2011年5月9日便簽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此次個人減持行為違背了此前所作承諾。公告詳細披露了該股東減持股份的具體情況,如下圖:
根據公司披露,孫忠良此次減持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61%,導致上溯一年內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上市公司權益由43.56%下降至40.64%,權益變動為2.92%。
此外,孫忠良原本持有的股份合計為163.68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0.61%。在完成此次減持后,孫忠良就不再持有該公司股份。可以說,此次減持基本屬于“清倉式減持”。
業績連年虧損,信創業務營收占比低公開資料顯示,恒久科技專注于研制、生產和銷售激光打印機、數碼復印機及多功能信息一體機等現代辦公設備中最核心的光電轉換及成像器件“激光光導鼓”。經過十多年發展,公司已實現激光光導鼓的完全國產化和產業化,并具備年產1億支激光光導鼓的生產能力。此外,子公司閩保公司是一家信息安全與保密技術研究開發和應用的公司,涉及信創、數字經濟、網絡安全等概念。
雖然在專業領域的實力較強,但恒久科技卻出現業績虧損的情況。2023年1月30日,恒久科技發布業績預虧公告。公司在2022年預計歸母凈虧損1300萬元至1900萬元,扣非后歸母凈虧損1600萬元至2200萬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048元/股至0.071元/股。
對于虧損的原因,恒久科技解釋稱,在疫情的影響下,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省閩保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業務受到較大影響,政府信息安全類需求減少,新業務開展較為緩慢,部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導致2022年公司的整體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覽富財經網注意到,恒久科技在2021年就出現過大幅虧損的情況。根據其披露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38億元,相比上年下降51.17%;歸母凈虧損達到1.63億元,相比上年銳減743.13%。可見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并不穩定,業績起伏較大。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布局了信創、數字經濟等領域,但恒久科技的營業收入仍以制造業為主,信息安全板塊的營收占比極低。截至2022年6月底,公司在制造業板塊實現營收7348.29萬元,占比高達88.94%,而在信息安全板塊實現營收381.65萬元,營收占比僅為4.62%。
股價漲得蹊蹺,減持減得“巧妙”有意思的是,業績表現不佳,信創等新業務營收不及預期的狀態下,恒久科技的股價卻在近期迎來了一波凌厲的上攻。
2023年1月12日,恒久科技收獲首個漲停板,隨后便開啟上漲模式,至2月2日出現斷板,11個交易日收獲9個漲停板,股價在短時間內輕松實現了翻倍,階段漲幅高達128.31%。
事實上,恒久科技在1月30日還收到過關注函,監管要求其說明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是否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以及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的情形。即便如此,公司的股價也未受過多影響而繼續大漲。在收到關注函的后兩個交易日,恒久科技再續2個漲停板。
好景不長,持續的輪番炒作擠破了恒久科技身上的最后一顆泡沫。而公司股東孫忠良恰恰在公司股價飆漲期間完成了“減持”,并且是違規減持。可以說是漲得蹊蹺,減得“巧妙”!
針對此種劣行,眾多股民在互動平臺中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有股民表示“必須重罰50萬”、“罰的是散戶”、“人家清倉了”。
也有股民戲謔道,“人家又不是最高點減持,就是想過年而已”。然而廣大股民可以發個牢騷、開個玩笑,但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違背自己當初的承諾,違規減持的玩笑可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