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張偉 近期,A股醫藥板塊迎來2023年第一單大手筆解禁。
2月15日,人用疫苗生產商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蘭疫苗”,301207.SZ)發布公告稱,公司限售的5800.1萬股將于2月20日解禁并上市流通,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4.5%。
(相關資料圖)
二級市場上,近期疫苗板塊觸底反彈,2月20日,華蘭疫苗的股價并未受到解禁消息影響,收盤上漲4.34%。不過,華蘭疫苗上市僅一年,其股價卻早已跌破發行價,目前較上市首日79.42元/股的最高價已跌去近40%。
在這之前,華蘭疫苗發布公告稱,已取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藥品注冊證書》。這對營收靠流感疫苗支撐的華蘭疫苗來說,是一個利好。而在狂犬疫苗即將迎來行業混戰的格局下,華蘭疫苗能否依靠新產品增厚業績、提振股價,還有待時間檢驗。
股價已破發半年左右
華蘭疫苗由其母公司華蘭生物(002007.SZ)分拆上市。
2019年12月,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分拆所屬子公司境內上市試點若干規定》,為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在A股上市(以下簡稱“A拆A”)提供了政策指引。
隨后,有近百家A股公司表示將進行“A拆A”,華蘭生物就是其中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華蘭生物為A股血制品龍頭,2004年6月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作為醫藥板塊“A拆A”的先行者之一,華蘭疫苗的上市引起了廣泛關注。
2022年2月18日,華蘭疫苗登陸創業板,發行價為56.88元/股,當天報收70.3元/股,較發行價上漲24%。
不過,華蘭疫苗的巔峰沒能持續多久。上市當天創下79.42元/股的歷史高點后,華蘭疫苗一路下跌。2022年7月以后,華蘭疫苗的股價便長期低于發行價。
華蘭疫苗上市后股價走勢(周圖)
截至2月21日收盤,華蘭疫苗報收49.21元/股,較其發行價(56.88元/股)下跌約16%,較最高點(79.42元/股)下跌近40%,公司市值197億元。同期,華蘭生物的市值約403億元。
突擊入股的兩股東仍有盈利
上市后股價持續大跌,但華蘭疫苗首次公開發行(IPO)前突擊引進的兩位股東仍然盈利30%左右。
據招股書披露,華蘭疫苗的前身華蘭有限由華蘭生物和香港科康于2005年10月共同出資設立,雙方持股比例為:華蘭生物持股75%、香港科康持股25%。香港科康為華蘭生物董事長安康的私人投資公司。
2020年4月,華蘭有限股改時引進高瓴驊盈、晨壹啟明兩家投資機構。交易明細顯示,高瓴驊盈以12.42億元受讓香港科康持有的華蘭有限部分出資900萬元(對應9%股權),晨壹啟明以8.28億元受讓香港科康持有的華蘭有限部分出資600萬元(對應6%股權)。
2月1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華蘭疫苗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份包括兩部分,IPO前已發行的股份數量為5400萬股,占總股本13.5%,涉及股東2個,分別為高瓴驊盈、晨壹啟明;IPO戰略配售的股份數量為400.1萬股,占總股本1%,涉及股東為家園1號。
華蘭疫苗解禁明細
據悉,家園1號為華蘭疫苗的員工持股平臺。高瓴驊盈、晨壹啟明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份數量分別為3240萬股和2160萬股,與這兩家機構IPO前入股華蘭疫苗時凈資產折股的數量一致。
企查查股權關系顯示,華蘭疫苗股改完成后的四大股東為華蘭生物、香港科康、高瓴驊盈和晨壹啟明,持股比例分別為75%、10%、9%和6%。華蘭疫苗上市后,前四大股東的持股比例相應降低,分別為67%、9%、8.1%和5.4%。
從對價交易來看,高瓴驊盈、晨壹啟明在華蘭疫苗IPO前突擊入股的價格均為38.33元/股(12.42億元/3240萬股、8.28億元/2160萬股)。若按華蘭疫苗2月20日的收盤價(49.56元/股)計,高瓴驊盈、晨壹啟明目前約有30%的盈利。
狂犬疫苗行業前景不明
除了大手筆解禁,華蘭疫苗經營層面的動態也備受投資者關注。
2月1日,華蘭疫苗發布公告稱,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頒發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藥品注冊證書》。早在2014年2月,華蘭生物發布公告稱,子公司華蘭疫苗已獲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的臨床試驗批件。
從取得臨床試驗批件,到獲得藥品注冊證書,華蘭疫苗用了9年時間。這對華蘭疫苗來說,也算是一大利好,目前,華蘭疫苗的業務主要靠流感疫苗。
2022年中報顯示,華蘭疫苗2022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0.56億元,其中99.53%來自流感疫苗,主要產品包括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國海證券在其中報點評中,就把華蘭疫苗稱為國內四價流感疫苗的頭部企業。
對于產品前景,華蘭疫苗在公告中表示,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將進一步豐富公司的產品結構,增強公司的競爭力,對公司未來業績產生積極影響。但目前國內狂犬疫苗的競爭環境,也可能讓華蘭疫苗的狂犬疫苗產品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狂犬病疫苗主要有三種技術路線,分別是:地鼠腎細胞疫苗、Vero細胞疫苗和人二倍體細胞疫苗。目前,地鼠腎細胞疫苗已基本被淘汰,Vero細胞疫苗是狂犬病疫苗市場的主導者,人二倍體細胞疫苗處于發展初期,未來有望替代Vero細胞疫苗。
公開資料顯示,華蘭疫苗選擇的Vero細胞疫苗技術路線中,簽發數量靠前的企業包括為成大生物(688739.SH)、長春卓誼、寧波榮安、賽諾菲、大連雅立峰和廣州諾威等。其中,成大生物的簽發數量超過50%,在Vero細胞疫苗領域一家獨大。
此外,金迪克(688670.SH)的Vero細胞疫苗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即將進行產品注冊申報;智飛生物(300122.SZ)、百克生物(688276.SH)的Vero細胞疫苗正在進行三期臨床試驗。
另一條路線中,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暫時為康華生物(300841.SZ)的獨家產品。目前,康泰生物(300601.SZ)的人二倍體細胞疫苗處于等待受理號階段;智飛生物(300122.SZ)、成都生物所的人二倍體細胞疫苗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國內狂犬疫苗即將進入混戰階段。對于公司狂犬疫苗的風險提示,華蘭疫苗表示,疫苗的銷售受到行業政策變動、招標采購、市場環境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