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泰證券(601688)發布研究報告稱,新能源汽車續航延長對輕量化有迫切需求,鎂合金作為最理想的輕量化金屬,當前已步入高性價比區間,且中短期內鎂合金價格走高可能性小。目前動力總成殼體實現0-1的產業化突破,鎂合金壓鑄技術水平和應用重量更上一層樓,有望開啟1-N的放量模式。內外合力下,該行認為鎂合金汽車部件或駛入快車道。中性假設下,預計2025年國內鎂合金汽車部件市場規模達20萬噸,2022-2025年復合增速28%。
華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鎂合金是最理想的輕量化金屬,目前已步入高性價比區間
輕量化于新能源汽車是延長續航的有效方法,新能源汽車自身重量降低20%,將增加5%-10%的續航能力。鎂合金是最輕的金屬材料,是較鋼與鋁更為理想的輕量化材料,還具有抗震減噪等優點;歷史瓶頸問題耽誤發展進程,目前的推廣阻力主要來自鎂價和工藝成熟度。鎂合金價格決定汽車部件原料成本,目前鎂鋁價格比低于1.5,鎂合金步入高性價比區間,推廣環境再現,且中短期內鎂合金價格走高可能性小,相對鋁合金的價格優勢或延續。
復雜大結構件已實現0-1,技術與量級更上一層樓
鎂合金鑄造工藝壁壘較高且成熟度低,因此加工費較鋁合金高近15%。目前鎂合金在新能源汽車顯示器背板、儀表盤支架、動力總成殼體等大結構件的應用逐步進入到產業化階段。復雜結構大件動力——星源卓鎂的總成殼體實現了0-1的產業化突破,目前已量產并應用于上汽智己系列,說明鎂合金壓鑄技術水平和應用重量更上一層樓,接下來有望開啟1-N的放量模式,且復雜結構大件單件價值量高,在此過程中將大幅提升鎂合金在汽車上的應用量。隨著鎂合金的汽車部件覆蓋率提升以及工藝成熟度提高,加工成本有望下降,進一步加速鎂合金在汽車部件的應用。
鎂合金汽車部件駛入快車道,預計2022-2025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速28%
輕量化趨勢+鎂價低位+重量升級,該行認為鎂合金汽車部件將駛入快車道。根據該行的測算,2022年國內鎂合金汽車部件市場規模為9.7萬噸,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和鎂合金單車使用量的提升,樂觀/中性/悲觀假設下2025年市場規模分別為22/20/18萬噸,CAGR 32%/28%/24%。
風險提示:下游對鎂合金大結構件產品認知提升不及預期、鎂合金產能釋放不及預期、新能源汽車銷量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