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超市舉行的健康生活節期間,京東超市聯合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首次發布《2023線上產業帶農產品消費報告》。
(相關資料圖)
報告基于2022年度線上產業帶農產品銷售數據,為行業展現出了農產品消費的新現象,其中柳州螺螄粉帶動中小企業創業潮,海參、草莓、荔枝被單一產區壟斷成為最引發關注的兩大趨勢。
同時,報告顯示,當前線上產業帶農產品消費呈現其他六大趨勢,大米、海產品、茶葉成線上消費三大品類;南方地區農產品銷售規模飆升。
大連海參和安溪鐵觀音具備成為品類中頂流的潛力;古田銀耳、云南小粒咖啡、沁州黃小米、盤錦大米等知名度較低的新產業帶農產品已迅速打響全國知名度。
下沉市場農產品消費能力堪比一線城市;西北地區重肉禽,華東地區愛水果。
海參、草莓、荔枝將被單一產區壟斷螺螄粉帶動中小企業創業潮
在單個產業帶成交額排名中,五常大米熱度不減,是線上成交額的龍頭,大連海參和云南普洱茶也有不俗表現,緊隨其后,分列二三。
此外,盤錦大米、正山小種、安溪鐵觀音和陽澄湖大閘蟹也進入榜單。前10強產業帶中,大米、海產品、茶葉進入榜單的數量較多,占據七席。大米、海產品、茶葉成為農產品線上消費三大品類。
在生鮮品類成交額排行榜中,陽山水蜜桃、會理石榴、丹東草莓成為新晉崛起的水果新三貴,成交額同比增速均超過30%。廣東清遠雞、鹽池灘羊、內蒙羊肉也獲得了不俗表現,成為肉禽產業帶中新三貴。
此外,來自南方地區的地標農產品銷售規模迅速飆升,其中湖北松滋雞位列第一,成交額同比增長高達417%。海南荔枝、廣東荔枝、云南小粒咖啡緊隨其后,成交額均超110%。
在農產品品類成交額占比排行榜中,海參、草莓、荔枝三類農產品成為前五強中的三強。這三類產品在全國有多個產區,但從線上成交額來看,大連海參、丹東草莓、海南荔枝成交額占比均超過55%,在大連、丹東、海南區域集中度提高,在單一產區占據大半市場份額,有被單一產區壟斷趨勢。
同時,消費者對海產和茶葉品類的購買熱度持續升溫,大連海參和安溪鐵觀音具有接替陽澄湖大閘蟹和云南普洱茶成為頂流的潛力,成交額在各自品類中占比均超過70%。
此外,加工農產品“網紅”柳州螺螄粉也帶動了中小企業創業潮,成為線上加工農產品商家數量第一。
農產品全國化趨勢提速阿克蘇蘋果暢銷省外各區域農產品消費重點差異明顯
眾多農產品在線上實現了近100%的全國化,來自新疆的阿克蘇蘋果、黑龍江的五常大米等10類農產品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在產地外銷售占比都超過九成。其中阿克蘇蘋果的外地市場成交額更是高達99%。
以往知名度較低的新產業帶農產品,古田銀耳、云南小粒咖啡、沁州黃小米、盤錦大米在全國的知名度迅速打響,古田銀耳在外地市場成交額達98.3%,是未來農產品的發展新星。
京東超市數據顯示,一線城市農產品成交額占比29%,下沉市場消費能力堪比一線城市,成交額占比為26%。無論是來自一、二線城市或是來自下沉市場的消費者都可以快速通過線上選購農產品。
同時,不同區域的農產品消費差異明顯。肉禽蛋品、豬牛羊肉在西北地區、西南地區是重點消費品類,其中豬牛羊肉在西南地區成交額同比增長達111%。而水果則是華東地區消費最多的品類。
作為日常剛需,在果蔬品類中,葉菜類、水果、乳品中,柿子、葡萄、提子、荔枝消費增長迅速,葉菜類成交額同比增長115%。
目前,京東銷售的農產品囊括全國2000多個產業帶,幫助如江蘇宿遷霸王蟹、寧夏鹽池灘羊、貴州修文獼猴桃等一批地方特色農產品實現了規模化、品質化、品牌化發展。
自2020年10月份啟動的鄉村振興京東“奔富計劃”,截至2022年10月份的兩年間已帶動農村實現產值約7000億元,有望提前實現三年產值超萬億的目標。
同時,京東超市也將繼續通過與各個產業帶企業深入合作,持續發揮自身產供銷配全產業鏈資源支持,推動農特產品產業化、品牌化發展,為鄉村振興帶來增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