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東方海外國際(00316)高開高走,截至發稿,漲18.16%,報154.2港元,成交額6.08億港元。消息面上,東方海外國際發布2022年業績,營收同比增長17.8%至198.20億美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9.8%至99.65億美元。集團表示,考慮到通脹、利率上升和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的不穩定對未來的影響而產生的合理憂慮,無法準確預知行業前景到底如何,集團將隨機應變,時刻準備好為客戶服務。
根據公告,2022年公司實現收入198.20億美元,同比增長17.8%;股東應占溢利99.65億美元,同比增長39.8%;每股基本盈利15.09美元,擬派末期股息每股2.61美元及2022年度第二次特別股息普通股每股1.95美元。
(資料圖)
公司表示,展望今明兩年,就算經濟形勢好于預期,新船的交付也將進一步增加運力,有機會令集裝箱航運市場的改善出現滯后。雖然確實存在一些緩解供給增加帶來的風險的方法,比如增加船舶報廢數量,以及更重要的是通過實行新環境法規,但最早也要到今年下半年其抗衡效果才會有所體現。而上半年,航運公司可能會根據其客戶潛在要求減少的情況審視預期需求水平,重新調整其服務。
匯豐環球研究發表報告指,東方海外去年下半年盈利勝預期,下半年派息率為70%符合該行預期。匯豐研究預計,航運運費將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恢復,主要受補貨帶動需求,因此對東方海外今明兩年的利潤大致維持不變。該行決定上調對東方海外的投資評級,由“減持”升至“持有”,目標價由115元升至125元,相當于預測今年市賬率0.58倍,料其每股凈現金達132元,指目前估值合理。
小摩近期發布研究報告稱,最近投資者對集裝箱和散貨航運股的興趣回升,盡管有關行業于去年出現大幅調整,但在消費支出重新轉向服務/旅行和大幅去庫存的情況下,消除疫情不利因素,令港口堵塞問題放緩及即期運費暴跌。其所覆蓋的東方海外國際股息收益率皆逾40%,今年至今股價跑輸國際同業,估值吸引,維持“增持”評級。
放眼行業,全球物流萎縮,港口停運船比率增至去年同期3倍。法國調查公司Alphaliner的數據顯示,取消航行、在港口待命的船舶的比率在2月底達到6.4%。增至上年同期的3倍,與1月的約5%相比進一步惡化,新冠疫情前為2%左右。無法盈利的海運企業被認為也會出現。
海事咨詢公司Drewry表示,隨著全球經濟放緩,集裝箱航運公司有更多船只在閑置。3月份全球有相當于137萬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的運力閑置,為2020年8月以來最高水平。
交通運輸部發布行業數據表示,隨著國內經濟的恢復增長,“散改集”“陸轉水”持續推進和多式聯運的發展,預計沿海集裝箱運輸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與國際市場的需求放緩形成對比。預計2023年國際市場對于國內沿海集裝箱運輸的外溢作用有所降低,部分運力從國際市場回歸國內沿海市場,沿海集裝箱船舶運力供給總體有所增長,運價將有所回落。
華泰證券表示,歐洲需求已先于北美市場見底,歐線將邊際改善。美國去庫存周期仍在進行,美線需求仍承壓。盡管1月美國市場庫存銷售比環比12月下降,但近期硅谷銀行事件加大宏觀市場不確定性。中長期看,考慮23-24年新船交付,船舶供給增加,對運價形成壓制,預計集運市場止跌企穩后仍較難有顯著漲幅。
不過,也有券商認為行業能夠以量補價。中銀證券在研報中指出,集裝箱鐵水聯運量未來或保持較高增速,港口吞吐量及航運企業運輸需求有望增加。港口的貨運能力未來或將得到明顯增強,港口貨物裝卸效率的提升有望使得港口企業突破現有吞吐量瓶頸,海運企業的運輸需求也有望獲得提升,雖然多式聯運將使物流成本降低,或對航運企業的運價形成一定不利影響,但對于行業而言,有望通過以量補價的方式彌補運價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