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間,比亞迪發布全球首個新能源專屬智能車身控制系統——云輦。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由比亞迪全棧自研,這也標志著比亞迪成為自主掌握智能車身控制系統的中國車企。
盤面上看,比亞迪小幅高開,截至4月11日中午收盤,比亞迪跌0.2%,報250.51元/股。短期來看,云輦系統的發布并未對比亞迪的股價產生過多的影響。
(相關資料圖)
“云輦”填補國內技術空白,超越國外技術水平
“云輦”最早出自于《魏書》,其命名的靈感來源于古代帝王的座駕“輦”。比亞迪此次發布的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是專門為新能源汽車設計打造的,該系統也是繼刀片電池、CTB、易四方等技術之后,比亞迪發布的又一項核心技術。
據了解,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是由比亞迪全棧自主研發,產品矩陣包括云輦-A、云輦-C、云輦-P等產品。
云輦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在傳統底盤、懸架、車身控制等技術的基礎上,融合高階輔助駕駛、環境感知等在內的全新車身控制技術。該系統將從安全、舒適、操控、越野等多個方面來提升車身的品質感。
根據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介紹,云輦是首個在垂直方向系統化解決車身控制問題的車身系統,可以實時感知到人、車、路三者的狀態,使得車輛在復雜的路況下依然可以保持舒適性和操控感。
得益于云輦相關技術的創新和升級,比亞迪車輛整體的安全性能也得到顯著提升。王傳福表示,在極端情況下,哪怕掉了一個輪子,車輛依然可以平穩行駛。
比亞迪方面稱,云輦系統將成為業內首個新能源專屬的智能車身控制系統,填補了國內在這類技術方面的空白,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此外,云輦系統超越了國外的技術水平,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成功完成從1到2的提升。
銷量突飛猛進,業績穩定增長
深耕新能源汽車賽道20余年,比亞迪投入了千億元的研發資金,團隊總人數達到6.9萬人,獲得2.8萬項授權專利。在研發和創新的道路上,比亞迪一直在努力。
技術研發持續推進的同時,比亞迪在銷量方面也連續霸榜。今年3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約為20.71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長近50%。2023年1月至3月,比亞迪的累計銷量約為55.21萬輛,相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92%。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的高端車型銷量不斷取得突破。今年3月,其高端車型騰勢的月銷量破萬,環比增長超過40%。此外,比亞迪進軍海外市場的步伐也在加快,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德國、巴西、澳大利亞、日本等43個國家和地區。
從經營業績來看,根據比亞迪公布的2022年業績報告,該公司在2022年實現營收4241億元,同比增長96.2%,實現歸母凈利潤166.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45.86%。各項經營數據均創下歷史新高,業績保持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
未來,比亞迪還將推出更多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品,不斷提高交付能力,保持公司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比亞迪產業鏈公司或將受益
隨著比亞迪在技術上不斷取得突破,在業績上保持高增的情況下,比亞迪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或將持續受益,與比亞迪保持深度合作的上市公司值得關注。
立足汽車制造業,向汽車智能化與輕量化發展的保隆科技(603197.SH)產品覆蓋范圍廣,合作的國內外客戶較多。該公司與比亞迪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并為其提供包括車身輕量化結構件、排氣系統管件、空氣懸架系統、氣門嘴、車用傳感器等產品。
具備較強技術開發和創新實力的中鼎股份(000887.SZ)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公司所生產的智能底盤、熱管理管路、密封等主要產品廣泛為國內外傳統及新能源主機廠供貨。其中,智能底盤輕量化總成產品已經獲得比亞迪、長安、廣汽,以及奔馳等多家廠商的訂單。
除此以外,旭升集團(603305.SH)、拓普集團(601689.SH)、廣東鴻圖(002101.SZ)等公司也涉及相關業務,可以保持持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