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徐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繼去年凈利潤增近4倍后,老牌電器制造商長虹美菱今年一季度業績持續向上。
4月14日晚,長虹美菱(000521.SZ)公告,公司預計凈利潤在1.05億元至1.35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同比增19倍至25倍,而這一水平快接近去年凈利潤2.45億元的一半。
長虹美菱表示,公司主營業務國內、國際市場需求向好,同時因大宗原材料價格同比下降,各產品線均取得較好成績。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長虹美菱近年來合理控制成本費用支出,提升經營效益,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期間費用率由17.9%一路下滑至11.3%,整體降了6.6個百分點,創近十年新低。
加碼研發占比提至2.77%
長虹美菱前身為合肥第二輕工機械廠,原本是一家合肥本土家電品牌,1993年實行股份制改造并于當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2005年與四川長虹進行戰略重組,強強聯合布局黑白家電,2008年公司宣布正式更名為“長虹美菱”。
近幾年,長虹美菱盈利能力欠佳。2017年至2021年公司連續五年扣非凈利潤虧損,凈利潤均不足億元。
2022年,長虹美菱在行業大幅承壓的情況下交出一份亮眼答卷。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202.15億元,同比增加12.1%,首次突破200億大關;凈利潤約2.45億元,同比增加371.19%;扣非凈利潤約1.03億元,順利扭虧為盈。
進入2023年,家電市場復蘇明顯,長虹美菱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1.05億元至1.35億元,同比增長1939.79%至2522.58%;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8600萬元至1.16億元,上年同期為虧損2255萬元。
業績高增的背后,離不開長虹美菱加碼研發打造競爭力優勢。2017年至2022年,公司研發費用由2.11億元增至5.6億元,在當期收入占比也由1.26%升至2.77%。截至2022年末,公司研發人員數量達1533人,占總人數比例為15.07%。
此外,長虹美菱積極借助資本市場深化產業布局。2022年,公司旗下生物醫療子公司中科美菱在北交所上市,創下北交所成立來最快上市和最快過會紀錄。目前,長虹美菱直接持有中科美菱47.45%股份,為后者控股股東,二者實控人均為綿陽市國資委。
現金流大漲負債率兩連降
近年以來,長虹美菱持續推進企業內部五大產業線的多元化戰略布局,公司目前已基本完成綜合白電產業布局,覆蓋冰箱柜、洗衣機、空調、廚衛、小家電等全產品線,同時進入生物醫療等新產業領域。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長虹美菱的空調業務發展迅猛,已躍升成為公司的營收支柱。過去一年,空調品類實現收入97.82億元,同比增長42.44%,占營收比重由2021年的38.08%提升至48.39%。
2022年,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為13.71%,同比增加1.71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為1.37%,同比增加0.89個百分點,為其近6年來新高。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長虹美菱在經營發展中持續降本增效來擴大盈利空間。2019年至2022年,公司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17.9%、16.9%、11.7%、11.3%,三年整體下降6.6個百分點,拉長時間線來看,2022年的期間費用率為十年新低。
2022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65億元,同比增長810.47%。全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達210.89億元,創歷史新高,占當期收入比例為104.32%。
近年來,長虹美菱的財務狀況逐步優化。2020年至2022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19%、67.12%、65.81%,實現兩連降,截至2022年末,公司賬上貨幣資金有68.39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6.74億元、3028.71萬元,長期借款僅1.48億元,無債務壓力且資金儲備充足。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