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蔡俊 近日,煙臺邁百瑞國際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百瑞”、“公司”)發布關于落實創業板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的回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9月,邁百瑞首次公開招股書,之后歷經兩輪監管層問詢,保薦機構為華泰聯合。公司主營CDMO(生物醫藥委托生產)業務,優勢在ADC(抗體偶聯)藥物,擬上市募資16億元,用于生物醫藥創新中心及運營總部建設、補充營運資金。
2020年2022年,邁百瑞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7億元、3.88億元、5.0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各自為-409.49萬元、0.6億元、1.29億元。其中,同期CDMO業務收入分別為2.06億元、3.66億元、4.76億元,占營業收入的96.28%、96.5%、94.11%。
邁百瑞與榮昌生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雙方構成關聯方。公司的實控人與榮昌生物同為10位自然人,他們的持股方式為直接持股和平臺投資。IPO問詢中,獨立性成為重點話題。
出入的關聯交易金額
IPO進程中,榮昌生物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監管層也多次問詢邁百瑞的業務獨立性。
2021年和2022年,榮昌生物都是邁百瑞的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0.53億元、0.61億元,占營業收入的14.06%、12%。對此,監管層要求公司解釋雙方持續發生關聯交易的合理性、公允性等。
邁百瑞回復,其作為上游產業鏈,主要為下游生物醫藥企業服務,榮昌生物受限于自身限制并基于商業考慮,如產能和相關人員不足,才決定向公司采購CDMO服務和培養基產品。
然而,榮昌生物和邁百瑞的交易金額,在各自的披露中存在出入。
榮昌生物在年報里披露,2021年和2022年其采購邁百瑞的服務金額分別為0. 27億元、0.33億元。兩項數據與公司在招股書里披露的0.53億元、0.61億元有所差異。
來源榮昌生物2022年年報
來源邁百瑞招股書
不止如此,邁百瑞2020年前五大客戶中沒有榮昌生物,第五名客戶的交易金額為0.15億元。然而,榮昌生物在自己的招股書里披露,2020年向公司購買CDMO服務的金額達0.19億元。
來源榮昌生物招股書
來源邁百瑞招股書
數據出入的問題,可能與收入確認節點有關。招股書中,邁百瑞的收入確認并非采用時段法,而是時點法,即CDMO 服務根據合同約定可以被識別為單個或多個履約義務。
對此,監管層要求邁百瑞說明主要單項履約義務名稱、對應的工作內容、產出成果、履約義務對應收入確認金額等。回復函中,公司總結了工作內容、對應階段或模塊、單項履約義務、收入等,但沒提到對應客戶。
獨立性之外,監管層就公司的可持續盈利提出問詢。
2022年,邁百瑞CDMO業務中ADC類項目收入為1.27億元,較2021年的1.33億元有所下滑。監管層注意到這點,且公司技術優勢主要在ADC類藥物,因此要求其說明收入下降原因,以及下游生物藥的技術路徑是否發生較大變化,對未來業績的影響。
邁百瑞回應,2022年CDMO業務中ADC類項目的在手訂單金額為4.36億元,“未來將逐步實現收入”。而且,ADC屬于新興的熱門技術,下游市場需求將迎來快速增長。
截至目前,國內上市ADC藥物的廠商幾乎都為外資,國產僅榮昌生物。2022年,邁百瑞境內收入占比84.06%,前五大客戶有四家來自國內。市場研發狀況看,雖然眾多國產廠商扎堆ADC賽道,但已有失敗案例,如百奧泰曾終止兩款ADC藥物。因此,公司未來訂單收入確認,還看下游客戶的研發成功與否。
持股平臺員工欠款
資本運作一直是監管層關注的重點。問詢函里,監管層提到公司員工持股平臺煙臺頤瑞、Mabplex Holding中股東的出資,來源主要是實控人控制的其他企業的借款,對此要求公司給出具體信息。
邁百瑞回復稱,兩家平臺股東超20名,主要是公司高管和部門核心人員,并列出具體名單。截至今年3月,除原高級副總裁鄧勇已還款409.93萬元外,其他人尚未償還借款,不存在代持和潛在糾紛。
欠款原因方面,邁百瑞表示“認購該等股權所需資金量較大,持股員工以自有資金繳付存在一定的資金困難”。其中,公司首席財務官、董秘湯輝在列,其借款255.5萬元,2022年薪為164.8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深交所對邁百瑞、保薦代表人、簽字會計師均采取書面警示,原因是公司信息披露違規,即把2019年股份支付費用“-1.93億元”錯誤披露為“1.93億元”。一個正負號引發的錯誤,導致一連串業績披露錯誤,當年扣非后凈利潤實際應為-6545.75萬元,與所披露金額差異達3.86億元。
來源深交所
邁百瑞股份支付的對象,主要是高管與核心技術人員,但具體名單未披露。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股份支付費用分別為16.06萬元、73.46萬元、257.53萬元,同期公司扣非凈利潤為-0.21億元、0.28億元、0.95億元。截至今年3月,公司已授予股權激勵但尚未確認的股份支付費用為454.29萬元。
而且,2022年邁百瑞的應付職工薪酬達0.36億元,同期公司直接人工成本為0.83億元。同期,公司貨幣資金2.98億元,負債合計3.73億元,資產負債率24.43%。
歷史沿革方面,邁百瑞有過4次增資,7次老股轉讓。監管層在問詢函里,注意到其股東在2020年的一次老股轉讓,要求公司披露來龍去脈。當年,同盛生物、同濟創新把所持公司的部分股權轉讓給華宸基石、青島中泰、國投創業基金、華宸財金。
邁百瑞回復,同盛生物因資金需求選擇轉讓,同濟創新是同濟大學的全資子公司,因校方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選擇變現;同盛生物的交易經公司撮合后促成,轉讓價格為公司B輪融資投前估值的80%,主要原因為“同盛生物所持發行人股份無特殊股東權利,而B 輪投資方入股時約定了相關特殊股東權利”。企查查顯示,除了國投創業基金,其他受讓方均為自然人控制,但控制人與榮昌生物無關。
其中,同盛生物合計轉讓0.6%股權,共計1254萬元。以此計算,邁百瑞2020年5月估值為21億元。2022年公司申請IPO時,估值為40.4億元。2022年,邁百瑞的歸母凈利潤為1.29億元,據此計算,其發行市盈率可達31倍。
目前主營CDMO的上市公司有凱萊英、博騰股份,截至5月9日,市值分別為461.7億元、174.54億元,PE各自為13.98倍、8.7倍,2022年歸母凈利潤為32.95億元、19.36億元。(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