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吳微 由東興證券(601198.SH)保薦的富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嶺股份”)于近期回復了交易所的首輪問詢,更新了招股書。
據了解,富嶺股份是一家主要從事塑料餐飲具及生物降解材料餐飲具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終端客戶主要為McDonald"s(麥當勞)、Wendy"s(溫迪)、KFC(肯德基)等餐飲企業,截至2022年,公司85.5%的收入來自境外市場。
【資料圖】
為了應對美國增加關稅對公司產生的不利影響,目前富嶺股份主要的產能已搬遷到了印尼、墨西哥與美國。而最近幾年產能搬遷產生的固定資產投資,使得公司一度出現了償債壓力,此次IPO,公司擬募集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在總募資計劃中的占比達到了56.55%。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之前,富嶺股份曾是納斯達克上市企業富嶺環球(FORK.O)旗下的主要資產,2020年富嶺股份實控人聯合股東穀風投資對富嶺環球實施了私有化。私有化時,富嶺環球的整體估值也僅在2.6億元附近。而此次富嶺股份擬發行不超過25%的股份募集10.61億元的資金,公司對應估值42億元;因此,穀風投資在富嶺股份私有化回A再上市過程中,或能獲得超10倍的收益。
投資大佬參與私有化
富嶺股份成立于1992年,實際控制人為江桂蘭、胡乾母子,江桂蘭侄子和侄女江金學、江晗語及其母親朱素娟也持有公司控股股東臻隆智能的部分股份。2015年,富嶺股份通過搭建紅籌架構,實現了在納斯達克的上市,彼時公司的發行價為5美元/股,公司合計募集了2019.21萬美元資金。
不過在納斯達克,主要從事塑料餐飲具生產與銷售的富嶺股份并沒有獲得市場的青睞,公司股價最低跌至1.4美元/股。因此,2020年,富嶺環球開始了私有化進程,公司擬以2.18美元/股的對價收購富嶺環球公眾股東所持流通股。
圖片來源:招股書
最終,在2020年7-8月,買方江桂蘭家族回購了公司14.87%的流通股,剩下15%的流通股份由穀風投資以同樣2.35美元/股的交易對價回購。以富嶺環球的股本推算,私有化時富嶺環球的整體市值僅在3713.88萬美元,對應約2.6億元人民幣,因此穀風投資參與私有化的成本將在3900萬元左右。江桂蘭家族在富嶺環球的上市募資與私有化的過程中,理論上能獲得1400多萬美元的收益,對應約1億元人民幣。
需要指出的是,穀風投資背后的股東并不簡單,據富嶺股份披露,穀風投資為香港注冊的公司,由黃奇俊100%持股。在私有化時,江桂蘭代表創始股東與黃奇俊簽署《聯席收購協議》,穀風投資就是黃奇俊控制的持股平臺。目前黃奇俊為富嶺股份董事,公司披露的董監高信息顯示,黃奇俊香港居民,2000-2002年在任中信萬通證券投資顧問;2006年至2016年任國泰君安(香港)證券投資經理,此后一直為自由職業。
此次IPO,富嶺股份擬發行不超過25%的股份募集10.61億元的資金,公司對應估值為42億元;發行后,穀風投資的持股會被稀釋到10.92%,對應的市值為4.59億元。2020年,富嶺股份私有化時,穀風投資的成本才僅3900萬元左右;因此,在富嶺股份私有化到回A再上市的過程中,穀風投資或能獲得10.76倍的收益。富嶺股份納斯達克上市—私有化—回A上市的過程中,江桂蘭家族獲得的收益將更高。
公司產能使用不飽和
回A股上市追求高估值,富嶺股份的底氣又在哪里呢?據公司披露,富嶺股份的收入主要來自海外,2020-2022年分別占公司收入的92.10%、81.57%和85.50%,其中最主要的市場是美國。
數據來源:招股書
需要指出的是,富嶺股份所從事的塑料餐飲具業務,在美國加征關稅的名單之中,而塑料餐飲具業務毛利率本來就不高。因此,為了減少加征關稅對其影響,公司已經將大部分塑料吸管產能和小部分杯蓋產能轉移至美國、墨西哥和印尼三個生產基地。
圖片來源:招股書
在主要產能轉移到美國、印尼以及墨西哥后,加征關稅對富嶺股份的影響已經很小。其中塑料吸管加征關稅的基數在當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2.22%、1.72%和1.68%,占比較小;塑料杯蓋加征關稅的基數在當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中的占比分別為4.71%、3.93%和 4.00%,占比也不高。
產能適時轉移布局,加之美國餐飲行業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2020-2022年期間,富嶺股份的收入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收入由2020年的10.68億元增長到了2022年的21.54億元;凈利潤也由2020年的7706.81萬元增加到了2022年的2.55億元。
不過,目前美國多個洲已經開始限制塑料餐具的使用,因此富嶺股份預測“若未來出現美國市場需求大幅下滑或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的情況,將導致公司經營業績大幅下滑,甚至可能導致公司出現發行上市當年營業利潤同比下滑50%以上的情形。”
圖片來源:招股書
雖然富嶺股份的收入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不過在公司轉移擴充產能的過程中,產能利用率并不高;像刀叉勺2020年與2022年相比銷量并無明顯的增長,因此在富嶺股份增加產能之后,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就由2020年的94.66%下降到了2022年的86.25%。
近期過會的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恒鑫生活”),雖然也在擴充產能,但其產能利用率自2020年之后均呈現明顯的增長趨勢,其中紙制餐飲具的產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69.77%增長到2022年1-6月份的88.87%,塑料餐飲具的產能利用率由2020年的52.35%上漲到2022年1-6月份的87.45%。與富嶺股份主要依靠外銷不同,恒鑫生活內銷收入在當期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由2019年的21.12%上漲到2022年1-6月份的48.68%。
目前國內市場并不缺乏塑料餐飲具生產企業,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統計,截至 2021年末,全國塑料制品業規模以上企業為18056家,其中日用塑料制品制造規模以上企業也有1945家。而富嶺股份并不涉及如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乳酸(PLA)及 PLA 改性料等原材料的生產,僅從事塑料原材料的改性、塑性等后續加工工序,行業門檻并不太高。
雖然目前富嶺股份的收入主要來自海外,且產能利用率不高,但公司卻仍擬募集4.21億元資金,建設年產2萬噸可循環塑料制品、2萬噸生物降解塑料制品技改項目,大幅增加公司在國內的產能。
而受此前富嶺股份在產能轉移過程中大幅增加的固定資產投資影響,2020-2022年期間,富嶺股份的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到2022年,公司短期借款與長期借款的合計金額高達3億元,在當期總負債中的占比為45.05%。因此,在此次IPO過程中,富嶺股份擬募集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在10.61億元總募資計劃中的占比為56.55%。某種意義上說,富嶺股份是在國內募資,卻在海外投資。
行業門檻較低、產能利用率不高、流動性承壓的富嶺股份,又能否順利完成從美股退市到回A上市的過程,從而實現市值的大幅增長,最終增厚實控人家族及投資人黃奇俊的財富呢?(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