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信證券(002736)發布研究報告稱,重視“中特估”建筑央企回調后的配置機會。建筑央企經歷調整后市凈率重回0.7-0.8x,投資吸引力顯著提升。地方及城投債務償還壓力確有上升,但新增發行明顯增長,凈融資保持增長態勢,不會對基建投資產生拖累,專項債和增量政策工具仍然對基建投資產生較強的支撐作用,不必對基建資金過分擔憂。重點推薦中國交建(601800)(601800.SH)、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鐵建(601186.SH)、中國中冶(601618)(601618.SH)、中國建筑(601668.SH)。
國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中字頭”建筑央企短期調整壓力較大,港股“中字頭”建筑央企階段性相對配置價值提升。
五月以來“中字頭”建筑央企進入階段性調整期,中國中鐵下跌約15%,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下跌約10%,建筑央企PB重新回到0.7x左右。盡管建筑央企估值較去年低點已有提升,但減值壓力減小、現金流改善、盈利能力提升等預期尚未反映在估值。近半年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A股上漲41.22%/39.21%/42.21%,H股上漲32.10%/33.15%/22.92%,“中特估”行情以來港股央企表現弱于A股,AH溢價走闊,存在補漲機會。
基建增速略有回落,但基建資金無需過度擔憂。
2023年1-4月廣義基建投資同比增長9.8%,增幅收窄1.02pct,狹義基建同比增長8.5%,增幅收窄0.3pct。根據Mysteel數據,4月全國新開工項目投資額環比下降34%。但專項債支撐性仍然較強,1-4月已發行專項債券1.93萬億元,同比增長15.6%,預計上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將基本發行完畢。1-4月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同比增長2.7%,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同比高增43%,財政對基建的支持力度明顯提升。2023年仍有1.15萬億元的結轉存量專項債空間,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融資方式逐漸成熟,實際的政府性投資仍然有望實現高增長。
重大項目儲備充足,新一輪水利重大項目建設有望再啟動。
2020年水利部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儲備項目409項,2023年為新的一輪重大項目啟動年,2023-2025年預計仍有百項以上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推進開工落地的空間,2023國常會確定重點推進55項重大水利工程,一季度,全國新開工11項重大水利工程,總投資規模476億元,同比增長113%;新開工7239個水利項目,總投資規模3206億元,同比增長21.3%。全年水利投資預計將維持高位,預測2023年水利投資完成1.3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0%(統計局口徑)。
風險提示:相關政策推進不及預期;重大項目審批進度不及預期;國央企改革推進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