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在手機大盤日趨下滑、5G缺失的雙重困境下,華為上調了2023年的手機出貨量目標。6月11日,據產業鏈人士最新消息,華為近期已上調2023年手機出貨量目標至4000萬部,而華為年初將這一目標設為3000萬部級別。市場研究機構Omdia數據顯示,2022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為2800萬部。相當于華為手機今年的目標增幅高達近43%。這意味著,華為對2023年公司手機出貨行情有信心。東吳證券(601555)認為,華為手機業務臥薪嘗膽,高端手機有望持續引領創新,折疊屏手機是未來手機增量空間。
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上半年,智能手機市場表現并不如預期,第一季度仍舊是一個整體下滑的趨勢,手機廠商在二季度以及下半年的出貨壓力可想而知。IDC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6540萬臺,年同比下滑11.8%。事實上,從2022年第一季度起,這一數據已經連續5個季度同比暴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過在這當中有一個特例——華為,今年第一季度,在眾多手機品牌紛紛下滑的情況下,華為在中國區的出貨量逆勢增長41%,市場份額攀升至9.2%,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唯一獲得大幅增長的品牌。從2022年Q4,到2023年Q1,在整體市場趨于下行的大背景下,華為手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實現同比上年逆勢增長。
有消息稱今年以來幾乎每個月都在下調出貨數量。報道強調,其他手機品牌廠沒有條件跟進華為上調手機出貨目標,至少短期內可能性不大。集微網消息,據TechInsights最新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繼續收縮至11.6億部,比2022年的12億部同比下滑2.8%。
不過,也有部分機構對手機行情并不那么悲觀。浦銀國際認為,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依然面臨下行壓力,行業需求持續疲軟。但是,預計三季度智能手機行業開始出現溫和復蘇,期待三、四季度能夠看到智能手機行業需求抬頭向上,對三季度出貨量改善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供應鏈人士認為,華為上調出貨目標雖不意味著智能手機市場全面回暖,但卻是華為復蘇的信號。
目前華為手機的供應鏈和發布節奏已經漸進式恢復正常。3-4月,華為一個月曾連發華為P60系列、華為Mate X3、華為nova 11系列三款重要新品。接下來,這一情況將進一步向好。有研報認為,今年下半年推出的華為Mate 60系列將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焦點。
產業鏈人士稱,本次出貨目標上調主要還是基于P60系列以及Mate X3強勢的市場表現,同時華為的供應鏈也得到了相應恢復。其實在早些時候,華為就上調了Mate X3折疊屏手機的出貨目標,從147萬部上調至300萬部,堪稱是折疊屏市場上的一枝獨秀。
近年來,常規性升級缺乏革命性創新,外觀設計單一,大尺寸致使便攜性缺失已成為直板機發展痛點,折疊屏形態兼顧大尺寸與便攜性,有望成為各廠商高端機型新賽道。華為、OPPO、vivo等國內主流手機品牌廠商在近幾年競相涌入折疊屏手機賽道,形成“百花齊放”競爭格局。
華金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根據PConline數據,截止5月25日24點,京東618折疊屏手機銷量同比增長超3倍,運營商合約手機銷量同比增長超80%。隨著折疊屏手機技術發展、供應鏈完善與多元化及價格逐步下降,折疊屏高價值屬性與差異化產品形態塑造高性價比,有望維持折疊屏手機需求高增長。
相關概念股:
通達集團(00698):公司為消費類電子產品之外殼一站式服務供應商,主要設計及生產消費類電子電器,包括手機、手提電腦及電器用品之外殼及相關產品。
高偉電子(01415):公司是主要的移動設備的相機模塊供貨商,主要從事設計、開發、制造及銷售各類相機模塊,用作具備相機功能的智能手機、多媒體平板計算機及其他移動設備的重要部件。
舜宇光學科技(02382):公司為綜合光學零件及產品制造商。舜宇光學科技公布,于2023年5月,手機鏡頭出貨量為9447.1萬件,環比減少1.2%,同比增加4.3%;車載鏡頭出貨量為758.5萬件,環比減少2.7%,同比增長25.7%。手機攝像模組出貨量為4886.9萬件,環比增長5.8%,同比減少1.4%。公告稱,車載鏡頭出貨量同比上升25.7%,主要是因為車載攝像頭市場需求隨著汽車供應鏈中關鍵零部件缺貨的緩解而有所增長。
丘鈦科技(01478):公司為一間全球領先的智能移動終端中高端攝像頭模組及指紋識別模組制造商。主要從事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攝像頭模組及指紋識別模組,并以全球智能手機及平板計算機品牌、物聯網(IoT)和智能汽車等智能移動終端的中高端攝像頭模組和指紋識別模組市場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