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6月19日訊(記者張增艷 舒越)日前,上市不足一年的晶華微,公司及時任財務總監周榮新、董事長呂漢泉被上交所給予監管警示,原因是公司前期部分會計處理存在差錯,導致2022年半年度及第三季度報告相關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
信披違規被予以監管警示
4月28日,晶華微發布了關于前期會計差錯更正及定期報告更正的公告稱,工控儀表類芯片產品的部分業務基于實質重于形式判斷,公司身份并非主要責任人,應對涉及的交易收入確認方法由“總額法”更正為“凈額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因此,公司需對2022半年報、2022三季報中的相關財務信息進行更正。其中,2022年半年營收由9505.98萬元更正至8574.27萬元,減少營收931.71萬元,占更正后營收的比例為10.87%;2022三季度營收由1.14億元更正至1.03億元,減少營收1092.68萬元,占更正后營收的比例為10.56%。
上交所在監管警示決定書指出,晶華微的上述行為違反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第五條、第十六條,《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下稱《股票上市規則》)第 1.4條、5.1.2條等有關規定。此外,時任財務總監周榮新、時任董事長兼代行財務總監呂漢泉作為公司財務事項的主要負責人,未勤勉盡責,對公司違規行為負有責任,且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中作出的承諾。
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第14.2.2條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紀律處分和監管措施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上交所對晶華微及周榮新、呂漢泉予以監管警示。
對此次違規行為的影響,晶華微在回復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調整影響當期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不影響當期利潤及公司總資產、凈資產、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等財務指標,不會對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營收及凈利潤連降
資料顯示,晶華微是一家新成立的外商獨資高新技術IC設計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專用集成電路設計、制圖、并安排晶圓生產、芯片測試和封裝等一整套的服務。2022年7月29日,晶華微在科創板上市,但其業績在上市之前已經顯現出增長乏力的態勢。
2021-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晶華微分別實現營收1.73億元、1.11億元和2928.41萬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12.15%、35.97%和45.54%;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7735.15萬元、2212.51萬元和396.35萬元,同比下滑幅度分別為22.72%、71.40%和87.62%;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871萬元、1013萬元和92.13萬元,分別同比下滑29.63%、85.26%和96.96%。
對于2022年度、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的原因,晶華微在給中國網財經的回復函中提到:2022年,由于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整體行業供需狀況變化及消費市場景氣度低迷等因素影響,終端市場需求在下半年出現了罕見的“斷崖式”下跌,表現極為疲軟,對國內半導體產業鏈造成巨大沖擊。此外,自2021年以來,受上游晶圓及封測產能緊張影響,芯片供應呈短缺狀態,較多下游客戶及制造商為保證自身供應鏈的穩定加大芯片備貨。但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集成電路上游產能緊張有所緩解,下游消費電子等行業整體進入去庫存周期,且以前年度采購備貨較多,導致下游客戶的采購需求持續下降。
晶華微還表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為3211.01萬元,在手訂單大多執行周期為2-3個月以內,因此該部分在手訂單將大部分在2023年二季度轉換為實際營業收入。根據目前在手訂單以及市場需求的逐步回暖情況,公司預測2023年全年銷售收入將較2022年度有所上升,隨著在手訂單的交付以及新產品的逐步落地,預測未來公司的盈利能力較2022年逐步轉好。
部分客戶因去庫存較慢提出退貨
記者注意到,晶華微還因2022年年報收到了上交所的問詢函。除業績下滑外,上交所還關注到了銷售退回等情況,并要求其補充過去三年與前述客戶的交易。
資料顯示,因部分客戶去庫存較慢,向晶華微提出退貨要求,直接導致公司2022年四季度營收756.49萬元,低于其他三個季度;凈利潤及扣非凈利潤為-1955.01萬元、-2126.70萬元。晶華微表示,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芯片短缺情況得到緩解,同時下游市場需求下降,部分客戶庫存去化較慢,向公司提出退回貨物的訴求。公司從維護客戶及長遠合作出發,于期后接受了該部分客戶的退貨請求。根據相關規定,期后銷售退回作為資產負債表日后調整事項,公司相應調減本期營業收入1738.07萬元,調減凈利潤1305.37萬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收入下滑的同時,晶華微的部分費用則大幅攀升,特別是研發費用。2022 年,研發費用4785.98萬元,同比增長52.78%,在營收中占比43.10%;一季度研發費用1544.22 萬元,同比增長99.35%,在營收中占比52.73%。
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晶華微2023年的業績增長點主要在工控儀表領域,同時高性能商用計價秤SoC芯片和高性能血壓計血糖儀專用SoC芯片已經開始供貨,但這些產品均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投入。
晶華微回復上交所年報問詢函時稱,若未來公司醫療健康 SoC 芯片、工業控制及儀表芯片和智能感知 SoC 芯片等下游需求下降、上游成本費用上升,或主要客戶出現變動,進而導致產品的銷量或毛利率下降,可能對公司的銷售收入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公司業績存在無法持續增長或下滑的風險。
股價長期低于發行價
盡管晶華微2022年的業績不甚理想,但仍祭出分紅大禮包,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50元(含稅)。截至去年底,晶華微總股本6656萬股,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998.40萬元(含稅),在公司2022年凈利潤中的占比為45.13%。
需要關注的是,晶華微的股價長期低于發行價。2022年7月29日晶華微上市,發行價62.98元/股。上市后第6個交易日,晶華微盤中創下股價高點72.59元/股,此后震蕩下行,最低為38.33元/股。截至6月19日上午收盤,晶華微的股價出現上揚,為45.68元/股。
對于晶華微二級市場的表現,公司回復稱,公司管理層高度重視二級市場的股票價格波動受宏觀經濟、行業政策、市場行情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2023年,公司將繼續圍繞醫療健康、工控儀表、智能感知等相關領域及電池管理、模擬信號鏈等相關產品開展研發設計,深化產學研合作創新,加快新產品推出;公司高度重視人才資源,將積極引進高層次技術和管理人員,持續完善人才培養和使用機制;并將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平臺作用,在鞏固內生業務發展的同時,以主營業務為中心,積極探尋合適的外延發展機會,進一步擴大公司規模,提高公司綜合競爭力。公司將繼續堅持做好經營管理工作,以穩健的成長及良好的業績回報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