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贛鋒鋰業(002460)(01772)發布公告表示,公司與澳礦企PMI此前簽訂的代加工合同提前終止,贛鋒鋰業此后不再將后者包銷的鋰輝石加工為雙方約定的鋰化合物產品并代為銷售。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這份代加工合同之所以突然終止,主要是PMI方面認為,在目前碳酸鋰等鋰鹽價格已經大幅下跌的情況下,將鋰輝石原礦委托加工成鋰化合物再銷售,不如直接賣原礦更劃算。
上述公告還顯示,經贛鋒鋰業與PMI協商,基于當前市場形勢判斷,雙方同意提前終止《合作協議》,PMI將以市場價格向贛鋒鋰業銷售原代加工部分鋰輝石。
梳理下,此前2022年2月,贛鋒鋰業及全資子公司贛鋒國際與PMI簽署了《合作協議》,約定由PMI向贛鋒鋰業提供其在澳洲MtMarion鋰輝石項目包銷的鋰輝石,并由贛鋒鋰業加工為雙方約定的鋰化合物產品,且由贛鋒鋰業負責銷售,銷售價格為市場價格。
直至2023年1月,當時鋰鹽價格大漲,碳酸鋰價格更是剛剛漲到了58萬元/噸的歷史最高位點。市場環境好,贛鋒國際與PMI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將原協議中的合作期限更新至2023年底,且可以經雙方同意后進一步續期12個月至2024年底,合作其他的關鍵條款與原協議無重大變化。
不曾想,碳酸鋰價格急轉直下,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暴跌至2023年4月末的18萬元/噸的低位,下跌幅度接近79%,這也就是導致本次合同提前終止的市場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后續鋰價有所回調。自5月以來,電池新能源產業投資在經歷4月短暫遇冷后,項目落地熱情持續攀升。6月19日,上海有色網的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持平報31.4萬元/噸,較4月下旬低點反彈幅度超75%,再度進入瘋漲模式!
對于鋰價后續走勢,業內人員表示,鑒于鋰資源的稀缺性,碳酸鋰的價格在經歷年初的快速下跌后又迎來強勢反彈,目前國內的電池級碳酸鋰主要源于鹽湖、鋰輝石和鋰云母,而國際市場的碳酸鋰供應地主要集中在南美。現階段,碳酸鋰廠家的出貨意愿和出貨量對市場走勢很重要;其次,材料廠對碳酸鋰的需求釋放,既受碳酸鋰出貨量的影響,也受到電芯廠和主機廠訂單的影響。碳酸鋰供需雙方的平衡點,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反復波動。行業的共識在于,未來鋰價可能進入深度博弈區。
回到本次事件,PMI代加工合同提前中止對贛鋒鋰業有什么影響?
在業內人士看來,贛鋒鋰業會蒙受加工費用的相應損失,但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此前的合同中,贛鋒鋰業承擔的不僅是代加工,還要代銷售,這個環節中規則較多,比如生產什么樣種類的產品——是氫氧化鋰還是碳酸鋰,是電池級碳酸鋰還是工業級碳酸鋰,還有產品的定價調價,都由對方來定,這就不如加工和銷售自己的產品來得靈活,自由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