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光大證券(601788)發布研究報告稱,政策鼓勵充電樁下鄉,多省市明確“十四五”充電樁建設規劃與補貼政策,公共樁建設有望加速。該行認為經過過去幾年國內跑馬圈地般的充電場站建設,優質運營場站資源開發程度已較高。隨著疫后出行復蘇、電動車滲透率提升后充電需求與運營效能的大幅提升,2022年底至今,充電樁運營效能明顯回升,利用率的提升對運營商盈利提升彈性極大;疊加需求側響應等模式打開運營商長期盈利空間,充電運營資產有望重估。
光大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充電樁的核心環節在于充電模塊,設備商經歷周期大浪淘沙,行業格局有望重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設備端的核心是充電模塊,占總成本約50%,大功率充電模塊在直流快充樁中具有顯著優勢。早期我國設備商壁壘不高,格局分散,15年-22年設備商毛利率水平從40%左右下降到20%左右。展望未來,隨著大功率直流快充、液冷等技術趨勢、行業標準與安全規范的制定執行、對運營經濟性的追求,具備技術壁壘與產品力的設備商有望脫穎而出。
運營場站具備資源屬性,充電運營資產迎來盈利拐點,有望重估
電站運營屬于重資產運營行業,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回收周期較長。該行認為充電運營本質上是資源型商業模式,運營盈利性的核心是充電設備的時間利用率,而利用率高的場站資源具有稀缺性與排他性。經過過去幾年國內跑馬圈地般的充電場站建設,優質運營場站資源開發程度已較高。隨著疫后出行復蘇、電動車滲透率提升后充電需求與運營效能的大幅提升,2022年底至今,充電樁運營效能明顯回升,利用率的提升對運營商盈利提升彈性極大;疊加需求側響應等模式打開運營商長期盈利空間,充電運營資產有望重估。
國內政策需求共振,后電車時代投資核心賽道
需求方面,我國新能源(600617)汽車銷量滲透率快速提升,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25.64%,車樁比約為2.5:1,“充電焦慮”取代“里程焦慮”成為核心痛點,充電樁也接力電動化,成為電動車后周期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的賽道。政策方面,政策鼓勵充電樁下鄉,多省市明確“十四五”充電樁建設規劃與補貼政策,公共樁建設有望加速。
歐美車樁比缺口是核心驅動力,國內廠商出海有望量利齊升
在新能源車銷量提升、車樁比高、政策推動的背景下,歐美充電樁建設有望加速,國產充電樁出海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近年來歐盟、美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2022年新增銷量滲透率分別約為21%、7.7%。但車樁比缺口遠大于國內,2022年歐盟、美國公共車樁比分別為13:1、24:1,中國約為8:1。根據該行測算,2021-2025年,歐盟充電樁增量將從64萬臺增長到206萬臺,市場規模從5億美元增長到51億美元,CAGR 75%;美國充電樁增量將從8萬臺增長到114萬臺,市場規模從2億美元增長到20億美元,CAGR 80%。23年以來歐美充電樁建設加速,景氣度上行,歐盟23Q1新增充電樁5萬臺,同增179%;截至23/5/15,美國新增充電樁0.9萬臺,同增92%。
風險分析:政策支持不及預期風險、核心零部件供應風險、充電樁利用率及盈利不及預期風險、技術水平提升與創新不及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