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民生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短期的進口沖擊對中長期供需基本面無實質性改變,目前,我國煤炭進口量邊際有所改善,且海外階段性甩貨不利因素消除,進口煤價格優勢減弱。國內方面,在2021-2022年供給應出盡出后,產能和產量釋放的潛力大幅降低,煤炭峰值產量已顯現;邊際變化來看,5月產量的環比下滑印證了較為敏感的供給價格彈性,國內的供需格局依然脆弱,疊加行業高毛利率持續和企業虧損比重擴大的分化現象,印證了國內供給端邊際增量成本較高,從而對底部煤價形成了較強的支撐。此外,長協價格同環比變化較小,高長協比例的企業盈利穩定性將得到保障。
標的方面,推薦以下投資主線:1)盈利穩定、高現金流、高股息率公司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建議關注山煤國際(600546)(600546.SH)和陜西煤業(601225)(601225.SH)。2)“中特估值”體系引入下有望迎來價值重估,建議關注中煤能源(601898.SH)和中國神華(601088.SH)。
▍民生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資料圖片)
產量增長達到瓶頸,供給對價格的敏感性凸顯。
國內供給方面,23Q1日均產量同比增長6.38%至1279萬噸/日,產量峰值已顯現,目前行業的開工負荷穩定在85%左右,預計后期難有突破;
此外,低煤價下,新疆和多個主產地的產量出現明顯收縮,5月我國煤炭日均產量環比減少2.2%,一方面,新疆的高運費導致疆煤出疆價格高,另一方面,主產地的增量供給成本較高,對價格的敏感性較強。
海外階段性甩貨不利因素消除,進口難以再次增加。
受海外低價煤影響,港口煤價于5月末顯著回落,然而,該短期因素對于中長期基本面影響無虞,目前伴隨著歐洲市場天然氣價格反彈,外礦惜售致使歐洲三港動力煤價格企穩上行,海外階段性甩貨的不利因素消除,國內煤價回歸理性,港口和產地煤價先后開啟反彈。
從全球煤炭貿易來看,全球貿易總量基本穩定,今年前5月中國的進口量占比有較大提升,而其他主要煤炭進口國印度和日韓進口表現相對穩定,未來中國的煤炭進口難以再度增加,5月煤炭進口環比下降2.7%邊際表現好轉,預計6月進口量或出現6%以上的環比下降。
火電需求高速增長,地產鏈需求待觀察。
自4月到6月上旬,每旬度的火電日均發電量相比2022年同期增速都高達15%以上,且在迎峰度夏來臨之際,下游電力耗煤需求持續釋放,二十五省電廠日耗持續攀升,后續來看,厄爾尼諾或導致今夏創新高溫紀錄,疊加水電出力不足,火電需求或將超預期向好。水泥和鋼鐵行業依舊低迷,未來仍然需要觀察。
風險提示:
經濟增速放緩風險;煤價大幅下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