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6日訊(記者 劉小菲) 近期,醫渡科技發布了2023財年業績。報告期內,醫渡科技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下滑35%;年度虧損和經調整凈虧損分別為6.32億元和4.49億元,虧損幅度均有所收窄。
在收入下滑的背景下,醫渡科技是如何實現虧損幅度收窄的?秘訣就是減成本、賣資產。公告顯示,2023財年,醫渡科技的開支總額為13.76億元,同比減少29.69%,其中銷售及服務成本、銷售及營銷開支、行政開支和研發開支分別為5.3億元、2.72億元、2.32億元和3.43億元,分別下滑了36.7%、34.4%、31.2%和7.1%。
截至2023年3月底,醫渡科技的雇員總數為1020名,與上年同期的1405名相比減少了385名,其中產品研發及技術人數減少297名,銷售及營銷、一般及行政和醫學部門分別減少24名、63名和1名。2023財年,公司薪酬成本總額為7.7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85%。而在脈脈等第三方平臺,有評論稱醫渡科技“裁員從年初裁到年末”、“動不動就整個部門沒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此外,2023財年,醫渡科技還出售了“EVYD BVI”已發行股本的20%,交易對價為5500萬元。這使得醫渡科技的“其他儲備”增加了3.17億元,非控股權益增加了5990萬元。
三大業務收入全線下滑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醫渡科技于2021年1月15日港股上市,其凈利潤自2019財年以來持續告負,但營收卻是在2023財年首次出現下滑。
目前,醫渡科技主要開展三大業務,分別是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健康管理平臺和解決方案。2023財年,上述三大業務板塊的收入分別為2.22億元、2.53億元和3.3億元,同比降幅分別為50.1%、29.6%和22.4%。
對于大數據平臺和解決方案的收入“腰斬”,醫渡科技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受新冠疫情長期影響,若干項目的招標、現場實施及客戶驗收延遲。截至2023年3月31日,醫渡科技向88家頂級研究型醫院、34個監管機構及政策制定者提供解決方案。其中“醫療智能大腦”YiduCore經授權已處理及分析了超過8億名患者的34億多份醫療記錄。
另據醫渡科技首席技術官閆峻在2023財年業績發布會上,公司正研發醫療大模型,并將于近期在適當的時間針對部分目標場景推出小范圍邀請測試。
不過,醫療健康大模型訓練對數據、算力和算法以及工程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對醫院來說,每一份病歷背后都是一次實踐經驗,病例對醫院來講堪稱“命根子”。那么,醫渡科技是怎么拿到這些病例數據的?隨著監管趨嚴此項業務是否會面臨著更多挑戰?訓練大模型的過程中如何保證信息安全性?中國網財經曾試圖就此采訪醫渡科技,但沒有收到回復。
有業內人士指出,部分企業的“大模型”目前還是以炒概念為主,目的是獲取融資。民生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盡管目前表面上大模型百花齊放,但是能夠擁有高質量數據場景助力持續迭代,使得逐步性能逼近ChatGPT的大模型預計最終仍是鳳毛麟角”。
機構預計公司近兩年仍將虧損
財報顯示,2023財年,醫渡科技生命科學解決方案板塊收入下滑了29.6%。而在2021財年和2022財年,醫渡科技該板塊的收入分別是1.84億元和3.59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79.3%和95%。截至2023年3月31日,醫渡科技已進行255項臨床研究,包括藥企發起的臨床試驗及研究者發起的試驗。
而醫渡科技包括“惠民?!钡葮I務在內的健康管理平臺和解決方案板塊,2023財年的收入則同比下滑了22.4%。不過,醫渡科技公告提到,公司持續增加“惠民?!睒I務的市場滲透率。截至2023年3月31日,醫渡科技中標并服務4省12市,包括江蘇省、福建省、安徽省、陜西省、北京市、深圳市、天津市、寧波市等。
據悉,醫渡科技已連續兩年擔任“北京普惠健康保”和“江蘇醫惠保1號”的主運營平臺,2023年度這兩大平臺的總參保人數分別在350萬和508萬左右,參保規模較上一年分別增長了14%和58%。但有分析認為,惠民保普遍具有報銷范圍有限、理賠門檻較高、不能保證續保等一系列痛點,醫渡科技未來是否能夠解決這些問題,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備受關注。
此外,醫渡科技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通過股東出資、通過在私募配售交易中發行和出售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及IPO所得款項滿足現金需求,這說明公司目前的發展主要靠融資。截至2023年3月31日,醫渡科技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保證金銀行存款、受限制銀行結余及存款為35.22億元,能夠完全覆蓋負債。
近期,華西證券發布研報,給予了醫渡科技“增持”評級,指出醫療信息化政策支撐確定性強,同時在AIGC的高速發展下,認為醫渡科技作為醫療信息化龍頭,憑借行業稀缺的醫療數據積累,有望盡快落地醫療領域的大模型應用。預計公司2023-2025財年營收分別為8.4億元、10.2億元和13.3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億元、-2.5億元和-1億元,每股收益-0.53元、-0.24元和-0.09元,這說明在華西證券的眼中,醫渡科技近兩年仍然沒有扭虧的希望。華西證券還提醒投資者注意政策落地不及預期、醫療信息化行業競爭加劇、技術革新速度不及預期等風險。
二級市場上,醫渡科技的發行價為26.3港元/股,截至昨日收盤股價僅為5.57港元/股。
針對醫渡科技大模型開發的進展、公司何時扭虧、如何提振投資者信心等,中國網財經將保持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