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事件沸沸揚揚,燕京啤酒(000729)被卷入其中。
(資料圖)
“燕京啤酒‘錯付’蔡徐坤?”的詞條掛上熱搜。
有股民表示,
“找小鮮肉代言定位就不準確”并催促其趕緊解約。
憑借U8扭轉頹勢的燕京啤酒再次蒙上了一層陰云。
投資者之所以反應如此強烈,
是因為這已經不是燕京啤酒第一次踩雷中代言人輿情的雷。
此前,就曾踩中“張哲瀚事件”的雷。
受代言人輿情影響的背后,
是燕京啤酒“高端化、年輕化”的布局。
在業績頹勢的情況下,
燕京啤酒進行了一系列的“高端化、年輕化”轉型。
董事長耿超曾表示,“啤酒行業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燕京啤酒從2020年開始啟用流量明星,
接連簽下了王一博、張哲瀚、蔡徐坤等“頂流”。
新的產銷策略為其帶來了業績提升。
2022年,燕京啤酒盈利大漲五成。
2023年第一季度,盈利更是同比大漲73倍。
耿超稱“市場反應比想象的快”。
靠“綁定頂流”賺錢的路有利也有弊,并不好走。
在“流量”的加持下,燕京啤酒雖然業績有所好轉,
但是廣告費用也隨之水漲船高。
2019-2022年,燕京啤酒的廣告宣傳費
分別為4.41億、5.06億、5.6億、6.04億,逐年增長。
高額的廣告費會蠶食部分利潤。
另外,“頂流們”除了有號召力,
能給企業帶來流量與銷量的同時,
也能帶來不可預測的高風險。
兩度在代言人上踩雷,
燕京啤酒的“背調”工作需更加嚴謹,
否則被代言人輿情影響,
這可能不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