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榮幸作為連任代表來到這里,分享我對改革開放40周年的真實感受。”對記者提出的與改革相關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動情地分享了他的經歷。
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前,“代表通道”在人民大會堂首次開啟。馬化騰、航天員王亞平、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轉向架分廠鉗工首席技師郭銳、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的傳承人楊昌芹等十名全國人大代表接受了中外媒體采訪,講述自己親歷的有關改革、創新的故事。
40年前,深圳蛇口一聲炮響,拉開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從破舊的小漁村,到國際大都市,改革創新的基因代代傳承。第一個踏上“代表通道”的馬化騰對此深有感觸,稱自己是特區改革的“見證者、親歷者和受益者”。
馬化騰1984年來到深圳,20年前創辦騰訊,團隊從最初的5人發展到如今的4萬多人。
“近五年來,我國經濟增長質量不斷提升,尤其是互聯網和科技領域發展更為迅猛。”馬化騰說,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中,有4個來自中國。他還自豪地透露,微信月活躍用戶數目前已突破十億大關。
“希望未來科技創新能進一步推動改革發展。”這是馬化騰期盼的明天,也是正在發生的今天。
創新讓“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成為現實。“太空探索永無止境。”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首位“太空教師”王亞平說,載人航天事業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奮斗,她愿意用自己太空授課的經歷,為太空事業和科普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永遠做孩子們心中的太空老師。
創新讓高鐵成為中國的一張新名片。“產業報國,勇于創新,為中國夢提速,是我們每個高鐵工人的精神追求。”郭銳說,“復興號”就是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的代表。
今年41歲的郭銳,是2017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平時專為高鐵裝配“快腿”,從他和他的團隊手中裝配出的高速動車組超過1000列,安全運行超過16億公里。
創新讓中國企業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表示,上汽集團瞄準汽車產業發展“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四個新方向,把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同汽車產業結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創新更給民眾帶來美好生活。“90后”人大代表楊昌芹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赤水竹編的傳承人。她帶著一個竹編的杯子套走上“代表通道”。這個經過20多道工序完成的工藝品,能夠帶來100元的收益,成為幫助鄉親們脫貧致富的工具。她還開辦培訓班,使得赤水市80萬畝雜竹有了用武之地,與鄉親們共同編織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