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公司深讀”獲得的民事判決文書顯示,今年1月,樂視系營銷老將、樂融致新(原樂視致新)CEO張志偉以自己已辭去樂帕營銷、樂榮控股、樂視電子商務三家公司全部職務為由,將后者起訴至法院,要求后者更改工商登記信息;但法院認定,張志偉提交的證明材料不足為據,駁回了全部申訴,截至目前,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仍為張志偉。
5月8日下午,樂融致新一位人員對“公司深讀”表示,張志偉目前仍正常任職,拒絕就離職傳言發表看法;但“公司深讀”多次致電前述三家公司登記的聯系方式,始終未獲接通。
張志偉為樂視系營銷老將,曾一手建立了lepar營銷體系,被稱為樂視超級電視的操盤手。樂視危機爆發后,張志偉于2017年9月起擔任樂融致新CEO。但今年4月3日,有消息稱張志偉正在“休假”,關于其是否離職的傳言亦開始出現。
三家公司均為賈躍亭控制
“公司深讀”查詢到的三份民事判決書均為一審,判決日期均為今年1月30日。
判決書內容顯示,張志偉稱,2014年4月,樂視控股公司為了開拓業務,由樂視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牽頭成立了樂視電子商務,張志偉任法人、執行董事及經理職務;2015年,樂視控股公司為了開拓業務,由股東北京百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百樂文化)牽頭成立樂榮公司,張志偉擔任法人及執行董事;2015年,同樣為了開拓業務,樂視控股公司由股東樂榮控股牽頭成立樂帕營銷服務有限公司(樂帕營銷),張志偉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及經理職務。
根據張志偉的描述,后因“業務方向發生變化”,其已不便于擔任三家公司法人等職務,于2017年8月18日與三家公司達成一致,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張志偉稱其多次要求三家公司變更工商登記,后者仍“無動于衷”。隨后,張志偉將三家公司起訴至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
裁判文書顯示,法院認定張志偉提交的證據不足,駁回了張志偉的起訴。
文書稱,張志偉提交了蓋有“分公司資源部”半份印章的的離職證明復印件,以及相關微信、聊天記錄等,并表示離職證明原件在公司保管,無法提供;法院則認為,復印件無法與原件核對,且印章無法辨認,無法確定張志偉與哪一家公司解除了勞動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樂視電子商務還是樂帕營銷,三家公司均未出庭應訴,也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審判文書亦未披露后者上述行為的原因。
公司深讀”注意到,工商資料顯示,上述三家公司中,樂視電子商務及樂帕營銷的控股股東均為樂榮控股,北京百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又持有樂榮控股100%的股權,背后實際控制人均為賈躍亭。
百樂文化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達到15億元,其中賈躍亭持股85%,賈躍芳持股15%。但其2017年報顯示,賈躍亭及賈躍芳實繳貨幣各為7.5億元。此外,年報還顯示,其去年凈利潤為-75.31萬元,負債總額為1.25億元。
司法信息顯示,因涉及勞動人事糾紛等,樂帕營銷已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樂榮控股及樂視電子商務因“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被列入經營異常名單。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相關規定,被執行人為單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費措施后,被執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不得實施若干乘坐飛機、購買不動產等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張志偉仍為樂視致新法人
工商資料顯示,張志偉在樂視系公司中共擔任9家公司的法人以及10家公司的高管,除上述三家公司外,還包括樂視商用(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智合信達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等。
張志偉曾在樂視系的市場營銷中發揮過重要作用。2013年3月,張志偉加盟時名樂視致新的樂融致新,擔任銷售副總裁,負責樂視TV超級電視和互聯網機頂盒的銷售業務;2014年,在他的牽頭下,樂視線下渠道lepar公司成立,后張志偉又任樂視生態O2O銷售平臺總裁等職務,負責戰略及營銷工作。
即使在樂視危機爆發、孫宏斌入主之后,張志偉仍然得到重用。2017年5月,梁軍出任樂視網CEO。數月后,市場傳出梁軍與孫宏斌不睦,張志偉即在此微妙時刻入主樂視致新(現樂融致新)。
2017年9月,樂視網任命張志偉為樂視致新CEO兼樂視網高級副總裁,全面負責樂視致新的總體戰略規劃和實施、落實業務指標達成及團隊管理等工作,對樂視致新整體的損益和經營結果負責,向樂視網CEO梁軍匯報。
一個月后,樂視網公告稱,梁軍辭去樂視網CEO一職。
2017年11月,張志偉曾接受媒體采訪,透露2018年3月將有超級電視新品面市,并表示樂視致新最大的改變是“回歸商業本質”,戰略,經營策略、管理策略、團隊都需要改變“,但“不意味著要全盤否定”。
2017年12月,樂融致新完成工商變更手續,法人由賈躍亭變為張志偉。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2月9日,張志偉曾出席樂融致新年會,并發表致辭。
而在3月,張志偉所說的樂視超級電視”新品”并未出現。
今年4月初,市場突然傳出張志偉“休假”的消息。5月8日下午,樂融致新一位人員對“公司深讀”表示,張志偉目前仍正常任職,但拒絕就離職傳言發表看法。
目前,樂視網持有樂融致新40.31%的股權,其中34.94%的股權被質押給融創旗下天津嘉睿匯鑫及融創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5.37%被質押給銀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
而樂視網正面臨失去樂融致新控股權的風險。今年4月1日,樂視網公告稱,如若公司因無法按時償還債務導致質押資產被依法處置,公司將不再具有實際控制權。
此外,賈躍亭名下的樂視控股也持有樂融致新18.38%的股權。但為了從中國民生信托處取得11億元的貸款,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融致新股權已全部被質押,即將進入司法拍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