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貴州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的要求。
當前,貴州正謀劃全速推進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闖出一條對外開放合作的新路。
貴州省商務廳廳長季泓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貴州將圍繞“一二三四”總體思路,即“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行動,大力推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高質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主動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對外開放合作上闖新路,力爭對外開放水平走在西部前列。
開放優勢愈加突出
2016年8月,國務院批準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之后,貴州以此為契機,掀起一輪開放的熱潮。
季泓表示,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以“對內對外開放”為主題,即以對內開放為先導,引領和推動對外開放,探索開放引領、創新驅動、生態融合的內陸地區發展新路徑,努力建成以投資貿易便利化試驗區、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和開放式扶貧試驗區三位一體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對外開放邁出了堅實步伐。”季泓表示,試驗區成立以來,貴州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為“十四五”期間全速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高標準打造開放通道,二是高水平搭建開放平臺,三是高質量發展開放型經濟,四是高要求優化開放環境。
季泓介紹,經過近五年努力,貴州已經實現內陸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開放發展的歷史性跨越,創造了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貴州奇跡”,形成了生態地區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的試點示范。貴州在“十四五”時期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優勢更加凸顯:一是交通和開放布局的完善,讓貴州的區位優勢更加突出;二是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生態人文優勢更加突出;三是農業和制造業、服務業全面推進,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領先全國,產業優勢更加突出。
通過第三方對標世行指標體系評估顯示,貴州營商環境與全球經濟體的對比排名從2017年的第94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58位,3年上升了36位。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貴州對外直接投資額1.6億美元,增長106.6%;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16個,合同外資金額17.7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4億美元;貨物進出口總額546.5億元,增長20.6%,增速排名全國第一。
加速向高質量邁進
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貴州時對貴州發展作出重要指示,賦予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在鄉村振興上開新局,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努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的重大使命,特別叮囑“貴州是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加快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這為貴州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季泓表示,“十四五”時期,貴州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貴州發展的總體要求,牢記囑托、感恩奮進,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高質量發展。
在“十四五”期間,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設定了這樣的目標:開放水平邁上新臺階,力爭對外開放水平走在西部地區前列,國家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招商引資取得重大進展,營商環境顯著改善,全面開放新格局基本形成。
季泓表示,貴州將從三方面發力實現上述目標:一是融入新發展格局,暢通雙循環。抓好“兩帶一區一圈”建設,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推動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二是堅持高質量引領,培育全面開放新優勢。做強“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積極申建中國(貴州)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開發區培育升級計劃,搶抓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重大機遇,增強外商投資動力,推進開放口岸建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境外投資、承攬工程、勞務輸出,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三是實施高水平開放,形成全面開放新成效。實行高水平的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提升“貴人服務”品牌,打造國內一流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引進優強企業到黔投資,廣納各類優秀人才,創新方式辦好重大國際開放活動,提升貴州的知名度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