謳歌清正廉潔,弘揚良好家風。5月21日、22日晚,蒲劇大型廉政歷史劇《賢相裴度》在山西大劇院連續上演兩場。
該劇是運城市紀委監委為弘揚河東優秀傳統家風家訓,結合裴氏家族的典型人物精心打造的具有明顯河東文化特色的地方戲。
《賢相裴度》由裴氏后裔裴軍強編劇,國家一級導演、河南省導演學會會長羅云執導,特邀運城“二度梅花獎”獲得者景雪變擔任藝術總監,著名蒲劇演員郭安存領銜主演。它既是一部新編歷史劇,又是一部廉政主題戲劇,運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蒲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將唐代賢相裴度的事跡搬上舞臺,以裴度力排眾議、不顧安危,平定淮西叛亂為主線,展現了他忠心報國、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名臣風范,也展示了裴氏家族先賢英才在優良家風家訓的熏陶下成就輝煌人生的高尚品格。
該劇自去年在運城市巡演之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為進一步擴大運城優秀家風文化和廉政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運城市紀委監委,運城市委宣傳部,河津市委、市政府特組織了此次匯報演出。為了更好地呈現這出劇目,在以河津市蒲劇團演員為主體的基礎上,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和市蒲劇青年實驗演出團也首次傾情加盟。總導演羅云在音樂和燈光設計、蒲劇技巧的融入等方面進行了充分打磨,意在更加凸顯該劇目的思想和情感深度,彰顯蒲州梆子的特色。
發祥于聞喜縣裴柏村的裴氏家族,是中國歷史上的名門望族,先后出過59位宰相、59位大將軍,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余人,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人,形成了“重教守訓、崇文尚武、德業并舉、廉潔自律”的家規家訓。這種信念堅守和價值追求,不僅是裴氏家族留給河東大地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中華傳統文化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廉政文化占有相當重要的分量。近年來,由中紀委著重挖掘、整理的裴氏家族、司馬光家族家規家訓家風文化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廣泛影響。這是河東地域文化對全國廉政文化的一個積極貢獻。
運城市紀委監委深入挖掘運城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政基因,先后打造了十余個反映運城籍歷史名人廉政史跡的作品,其中蒲劇就有《鐵漢公薛瑄》《宗臣史家司馬光》《公而忘私姚天福》等。此次推出的《賢相裴度》更是這方面的有益嘗試。
5月22日,《賢相裴度》在太原成功首演后的第二天,裴氏家風文化研討會在并舉行。運城市委宣傳部、運城市紀委監委相關領導、省內高校專家學者、裴氏后裔等20余人參加研討會,從不同角度對裴氏家風文化進行了闡釋解讀和專題交流研討。
研討會上,與會人員就如何挖掘、研究、弘揚裴氏家風文化發言研討,從裴氏家風文化內涵、裴氏家風文化對當代廉政文化建設的意義、裴氏家風文化對社會風氣建設的意義、裴氏文化發展方向等展開討論。與會人員表示,裴氏家風文化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它包含文化層面、行為方面以及文物文獻式的歷史文化遺存。裴氏文化博大精深,要組織專業研究團隊,調動利用歷史文化資源,統籌規劃,深入挖掘裴氏家風文化的深刻歷史內涵,加大文化宣傳,打造好以裴氏家風文化為重點的廉政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