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剛見完阿里云的人,下午接受經濟觀察報采訪后還要見咪咕游戲,最忙的時候,蔚領時代CEO郭建君同時參加3場會議,3個手機開著騰訊會議一起聽,“聽不過來也沒辦法,時間太緊迫。”
自從與米哈游聯手制作《原神》云游戲后,蔚領時代的人基本都是這種忙碌狀態。除《原神》日常工作外,今年他們還融到了一筆1.5億元的資金,合作了《仙劍奇俠傳7》云游戲,和蜂擁而至找上門來的游戲廠商們開會,事情太多忙不過來,他們給自己定了個標準:只做精品游戲。
“今年環境越來越好了,這是值得高興的地方。”郭建君是云游戲行業的老人。早在2010年,大多數人還沒有聽過云游戲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做這一行。勢頭沒起來的時候,較早入場的人很容易成為“先烈”,郭建君也不例外,他成立蔚領之前的上一家云游戲公司,就因為算力、網絡、用戶等各方面原因沒能成功。但現在不一樣了,錢來了,游戲CP來了,技術完善了,網絡沒大問題了,版權規范了,用戶口碑好轉了,一切都在向著他10年前夢想的方向發展。
去年到今年,云游戲行業正經歷一輪洗牌。前兩年,有創業公司拿到錢后“飄了”,燒錢做出沒有市場的產品,倒下了。有上市公司推出云游戲盒子,里面聚集的游戲卻是盜版。還有游戲公司露面發聲,拉升股價后卻沒有代表作面世……今年,亂象逐漸消逝,一些真正讓玩家滿意的云游戲產品,出現了。
與一開始的野蠻生長相比,云游戲現在正走向正軌,“下一步還會有一個整合或者瓶頸期。”騰訊先游云游戲運營總監操偉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判斷。
玩家“沉迷了”
玩了17年游戲的夏智,今年3月第一次接觸云游戲后,沉迷了。
“它會讓你覺得極端不科學,”這是夏智在START上打開《原神》云游戲時的一剎那感受。他是個游戲老玩家,從《魔獸世界》《英雄聯盟》到《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熱門游戲都沒錯過,但是,云游戲還是讓他覺得太香了。
夏智使用一臺2015年的蘋果筆記本玩云游戲。這臺電腦之前只用來處理文件,是一臺內存也不行,屏幕也不行,特效也不行,平時雙開視頻都會卡頓的電腦,但是,它可以玩特效全開,毫不卡頓,畫面恢弘華麗,比10G客戶端游戲效果還要更好的3D開放世界游戲。
“有一種做夢或穿越的感覺,我玩的是游戲嗎?!我這么破的電腦,為什么都能帶動一款這么吃配置的游戲!”夏智的震撼感非常強。
START是騰訊旗下的云游戲平臺,去年年底內測,現在有幾十款大制作的云游戲,包括《原神》《英雄聯盟》等。簡言之,這個平臺可以讓幾千塊錢電腦的玩家,也能玩到幾萬塊錢電腦玩家才能體驗的游戲。
夏智曾經是PC游戲用戶,之后轉為手游用戶,現在,有了云游戲之后,他再一次成為電腦用戶。對于游戲玩家來說,這是很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在《原神》出品方米哈游的論壇米游社里,電腦玩家是鄙視鏈的上游,論壇經常會有人提問:“為什么手機玩家永遠低人一等?”同一款游戲,手機游戲與電腦上的云游戲是720P與4K的區別,并且,電腦操作更簡單,可以同時按下快捷鍵,打怪更容易。《原神》的手機端云游戲也正在內測中,蔚領時代是這款云游戲的技術方案提供者。《原神》手機云游戲是一款APP,只有10M,下載安裝后,可以用2000元以下的手機玩最高配置的《原神》,目前這款云游戲需要排號申請,記者申請了10天,還沒有排到。在米游社、B站以及微博上隨意搜索,不乏內測玩家對云游戲的溢美吹捧與震撼。“吹爆,別問,問就是頂尖。”一位玩家在微博超話里說,玩過云游戲版就回不去了,現在已經不想回去玩普通手游了。
剛剛內測那會兒,郭建君天天在各個社區看玩家評價,他有點自豪而驕傲的告訴記者,玩家幾乎沒有吐槽,即使有偶爾不滿意,也是吐槽流量費太高,對于云游戲本身的品質,玩家很滿意,留存率超過他們預期的好幾倍。
手機云游戲解決了游戲流暢度及畫質問題。記者在各個社區查看了上百個玩家評價,他們滿意的地方是,操作無延遲,畫質不掉幀,“全程高清無卡頓不發燙,流暢的仿佛吃了德芙”。
早在2019年,郭建君就與米哈游一起制作這款云游戲。他告訴記者,云游戲一定是大趨勢,現在,玩家對高質量游戲的需求越來越旺盛,廠商也因此下注。比如《原神》,如果不開發云游戲,很有可能第四個、第五個世界開放時,大部分手機就帶不動了。
大廠來襲了
4月30日,游族云游戲關停下線,曾經的游族云游戲官網,下載二維碼已不復存在。更早些時候,云游戲創業公司格來云傳出沒錢、欠債,工資發不出來的消息,格來云游戲員工在微信朋友圈說,公司快倒閉了。
但云游戲的另一端,大廠們的投入變多了。今年5月,騰訊兩個云游戲平臺先游、START,都重兵投入,上線百款云游戲產品。今年一次小米發布會上,雷軍直接用《原神》跑分,并和米哈游一起投資蔚領,布局云游戲。
這是與前兩年截然不同的一個跡象。競核CEO、游戲行業資深研究員朱濤偉告訴記者,2019年云游戲曾有過一輪投資高潮期,當時大廠冷眼旁觀,小廠固守城池,絲毫不見產業鏈有重兵投入的跡象。今年,大廠明顯加速了。
同樣作為成立于2019年的創業公司,郭建君此刻往回看,有點感慨自己選擇道路的正確,那就是,不做ToC,做ToB,成為大廠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對手。
現在,蔚領的合作伙伴有米哈游、中手游、360、金山云、小米、阿里云等,大廠云集。
“在云游戲這場棋局中,ToC可能還是大廠的機會更好一些。”郭建君告訴記者,此前云游戲火熱,更多是虛假繁榮的自嗨階段,今年,行業開始走上正軌。
創業公司難做起來的主要原因,在于投入與回報的落差。云游戲目前大部分是免費運營,或每月30元左右的包月付費,但運營一款1080P云游戲,游戲運營商承擔的單用戶成本就約為6-7元/小時,單靠包月收入,遠遠無法滿足投入的成本。根據《2020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去年上半年,中國云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僅為4.03億元。
盡管2019年就開始火熱,但一直沒有代表性爆款,云游戲用戶增長速度并不快。《中國云游戲市場趨勢報告(2021)》預計,直到2021年,中國云游戲用戶也不過6065萬人。對比手游6.24億玩家的數量,仍相差甚遠。朱濤偉提到,格來云此前傳出欠債裁員消息,原因之一就是去年因為疫情,用戶增長數據不太好看。
“現在做云游戲都是虧錢的,不虧就不是云游戲。”騰訊START云游戲項目負責人楊衛告訴記者。
即使是大廠騰訊,做云游戲也是投入階段。目前騰訊兩個平臺都是免費。與其他傳統游戲相比,云游戲需要解決服務器成本、帶寬成本,還要內容版權成本。僅帶寬層面,有統計稱,100萬人同時在線就需要3000萬元的帶寬費用,運營動輒數千萬人甚至數億人的游戲,對于任何公司,都是不小的成本壓力。目前游戲大公司也有退縮的,游族就是一個案例,它是一家上市公司,截至5月28日市值174億元。
“云游戲非常考驗公司老板的戰略能力,”楊衛告訴記者。他沒有透露騰訊對云游戲的具體投入,他說,他的老板對此非常積極,給予充分人力和資源投入。騰訊今年3月份首次把云游戲寫入財報,并提到,正投資于先進技術以提供下一代游戲體驗,例如云游戲。
今年云游戲的正軌化與好評度提升,也與大廠投入資源加大有關。5月,騰訊上架了100多款云游戲,其中不乏《胡鬧廚房》這樣的任天堂口碑之作。START云游戲已上線的游戲包括《英雄聯盟》《原神》《堡壘之夜》《拳皇14》等數十款大作。先游上的云游戲也有《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全民游戲。
其他游戲廠商也正在推出云游戲產品。完美世界研發的《新神魔大陸》,已經在中國電信天翼云游戲平臺獨家首發。
經歷過2019年至2020年的洗禮后,游戲大廠們更加珍視自己的已有版權,現在,他們更愿意自己開發云游戲產品,而不是把IP賣給別人。
技術不是問題
制作《原神》云游戲,蔚領團隊下了苦功夫。
2019年11月就開始制作,直到2020年9月,才基本有了可測試版本,繼續打磨半年后,今年4月,安卓版才正式上線測試。到目前為止,這款云游戲也沒有完全向所有用戶開放。
不同于《王者榮耀》或《和平精英》等競技性游戲,《原神》里廣闊的開放世界以及單機游戲的故事劇情,讓云化更不容易。
這段日子很累,但也快樂,“我們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通過某種產品或者某項服務來改變用戶的習慣,”那會產生一種改變世界般的令人興奮的快樂感。現在每一步都是從無到有的探索,這些事“以后或許會成為云游戲產品的標準。”對于從小學就開始玩游戲的郭建君來說,是夢想成真的感覺。
云游戲喊了10年,始終不溫不火,未曾破圈,最根本的原因,沒有好品質游戲產品出現。《原神》云游戲會不會是改變行業的作品,盡管內測數據不錯,郭建君也不敢斬釘截鐵地下判斷。但至少,是越來越近了。
5年前,游戲公司苦于網絡問題無法解決,云游戲止于“畫餅充饑”。2年前,游戲公司發愁硬件服務跟不上,云游戲用戶寥寥。時至今日,夏智現在玩云游戲的過程中,也會時不時遇到網絡問題。有時他操控的游戲人物在下落過程中飛行,突然卡頓了,只好插網線重啟,人物卻摔死了,令他非常懊惱。
楊衛告訴記者,騰訊今年下半年會在網絡上做一些核心的技術突破,可以使得網絡卡頓率在同等環境下,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未來一兩年,還會與硬件廠商和底層公司對網絡層面優化,屆時,玩家玩云游戲的體驗,和客戶端相比,“我相信90%的人幾乎是感覺不到差異的”。
目前最大的技術問題,反而來自物理世界,“顯卡漲價太多了,”郭建君向記者調侃說,做了這么多年,沒想到顯卡和芯片,反而成了卡住當下云游戲脖子的一環。
商業化仍是問題
云游戲目前以及未來幾年內最大的難點,還是商業化。《原神》云游戲口碑良好,搶到內測碼的用戶鮮有吐槽,但這建立在一個前提上:沒有收費。目前內測送150000米云幣,每玩1分鐘消耗10米云幣。
原神 PC端的云游戲在騰訊START平臺上,夏智玩了2個月,也沒有收費跡象。玩的開心的同時,他也問自己,如果之后START收費,他會不會付費?答案是:可以。但前提是,里面有自己想玩的好游戲。他告訴記者,每月100元以內都可以接受。
玩《原神》2個月,夏智充值幾千元,對于云游戲,他也愿意為好體驗買單。他覺得,云游戲的商業之路,很有可能是他們這樣本身就愿意花錢的玩家支撐的,而不是兩年前很多人想象的被硬件問題困擾的玩家。“游戲玩家都是很現實的,如果花2000塊錢買個手機都舍不得,更不舍得花更多錢給一款云游戲。”
據騰訊市場與用戶研究部i-MUR調研結果,云游戲嘗鮮用戶中包含兩類典型用戶:極客嘗鮮型和硬件剛需型。云游戲能夠緩解設備掣肘,部分替代網吧,同時低成本體驗3A游戲。目前,資費過高、租賃模式缺少擁有感、流量等衍生費用等綜合因素,都是持續使用云游戲的阻礙。
目前,無論是初創公司,還是游戲大廠,都還沒找到合適的云游戲商業化之路。操偉告訴記者,從目前市面上的云游戲表現出來的商業模式看,都還有可優化的空間。
“現在的定價只是說階段性的探索,它代表不了未來長遠的合理商業模式是什么樣的,”楊衛也認為,未來合理的商業模式是怎樣、應該收費多少,很難坐在寫字樓里面計算出來,需要不斷做測算和驗證。
不過有一點可以確認,就是玩家對于云游戲的需求是存在的。玩了17年游戲,夏智對好游戲仍有渴求。中國玩家對游戲的需求也在普遍變高。社交平臺上,騰訊多次因為游戲業務被用戶吐槽,很大原因是玩家認為,騰訊從游戲獲得了巨額利潤,卻沒有生產出《塞爾達曠野之息》《賽博朋克2077》,那種國外3A大作品質的好游戲。“這個行業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覺得出現了一個標桿,”郭建君說。他正在制作的《原神》云游戲,會不會成為這個標桿?這有待時間的驗證。
另外,非移植類的原生云游戲或許也是個突破,但也需要時間。在騰訊先游的實驗室,已經啟動原生云游戲項目,“有相應的玩法在跑了,”操偉告訴記者,當前在實驗室環境下跑,距離原生云游戲大規模應用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楊衛判斷說,3年內,會有原生云游戲出現,屆時會引爆云游戲市場。
所有接受采訪的人都告訴記者,時至今日,云游戲仍在早期階段,還需繼續摸索。就像操偉所說,云游戲經歷狂熱后,正在變得冷靜,“這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短跑就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