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從2016年到2019年,連續4年的全國“愛眼日”主題聚焦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
“小眼鏡”越來越多,讓無數家長既揪心又無奈。這個關系家庭健康、民族未來的大問題怎么破解?聽聽專家怎么說。
“小眼鏡”危害大 多部門連出“重拳”
“近視眼真正的危害在于,高度近視眼病理性近視導致的并發癥是致殘、致盲的重要因素。”在近日舉行的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呵護明亮雙眼 共筑光明未來”——2021首屆近視防控主題研討會上,首都醫科大學眼科學院院長王寧利說,我國流行病學調查發現近視眼的致殘、致盲率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一,而小學、中學是近視眼患病率急劇增高的階段。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亢澤峰說,病理性近視可能導致視網膜的變性、萎縮、脫離,發生白內障、青光眼以及黃斑出血等并發癥。“如果18歲前把近視度數控制在600度以內,就能有效減少74%的白內障、67%的青光眼、99%的黃斑病變以及98%的視網膜脫離等風險。”
教育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開展的調查顯示,2018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3.6%,2019年這一數字為50.2%,較2018年下降了3.4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較2019年小幅上升。
2019年,國家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納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近日,教育部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實施引導學生自覺愛眼護眼等八個方面的專項行動。這是繼2018年教育部等8個部門聯合印發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后,有關部門又一次針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問題開展聯合行動。
“小眼鏡”易戴不易摘 背后原因有幾多?
保持正確用眼習慣、每天戶外活動兩小時、保證充足睡眠……這些近視防控常識雖然很多家長和孩子已經知曉,但往往執行不到位。
“增加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閱讀,正是現在近視防控的痛點和難點。”亢澤峰說,孩子學業負擔加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導致近視發生率高,如何處理好學生近視與考學的關系,是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
家長缺乏兒童眼保健知識,也會導致孩子戴上“小眼鏡”。根據國家衛健委近日發布的《0~6歲兒童眼保健核心知識問答》,從寶寶一出生就應該開始做定期的視力篩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眼科專家施維說,0~3歲孩子的視力篩查往往容易被忽略。
“近視防控措施還應當注重個性化、規范化。”施維說,角膜塑形鏡和低濃度阿托品是有效的近視防控手段,但并非對所有孩子適用。每個孩子的近視成因不同,有的孩子使用低濃度阿托品沒有防控作用卻有副作用,而角膜塑形鏡、離焦鏡片等也需要規范佩戴。
此外,近視防控還存在一些誤區。北京大學醫學部眼視光學院院長助理王凱說,并非度數低就可以不查眼底、不做近視的控制。“我們強調高度近視眼要防止出現眼部并發癥,但實際上,臨床中兩三百度出現視網膜脫落的占比也不低。”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 需全員參與、常抓不懈
改善環境光,讓桌椅、黑板等的高度與學生身高匹配,督促學生保持良好坐姿和做眼保健操,監控孩子近距離閱讀的時長……學校和家庭是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的“主陣地”。
“要常抓不懈,更要全員參與。”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認為,學校應把近視防控提升到與學生考試分數同等重要的程度,家長也始終不能放松對孩子的正確指導和監督。
近視防控是一個系統的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配合。讓更多孩子的視力問題得到及時檢測與干預,幾天來,北京國視力健康管理中心走進北京市西城區椿樹社區,為社區免費提供視力健康教育,進行視力檢查、評估、建檔。同時征集200位弱視兒童,進行免費服務。
“很多地方已經開始建立孩子們的視覺發育檔案,會錄入孩子詳細的屈光狀態參數,但是往往不注意錄入家長信息。”施維說,由于近視有一定的遺傳因素,如果在學籍表上同時填報家長視力信息,就可以把父母都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視者的孩子列為重點防控人群,從而有利于這些孩子的眼健康。
施維認為,近視的監測和隨訪過程中,數據收集必須準確,如此才能獲取孩子的連續的視光發育曲線,并根據其個體的特點進行個性化防控。
“應充分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優勢,形成覆蓋兒童青少年全周期的近視防控體系。”亢澤峰說,大量病例證明,眼保健操、耳穴壓豆、撳針及許多中醫特色診療技術,有利于近視早期防控、防止中高度近視發展甚至病理性近視出現病變。
遼寧何氏眼科醫院院長何偉還建議,利用數字化智能設備讓近視防控篩查便利化,加快建立鄉村中小學電子健康檔案,確保數據完整準確、可追溯、可管理;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基層兒童眼保健醫生的能力。據新華社
@想摘眼鏡的你,近視手術知多少?
近視矯正手術分幾種?
近視矯正手術主要分為角膜屈光手術和晶體植入手術。
角膜屈光手術:通過激光將角膜削薄一點,使角膜這個大“凸透鏡”變得沒那么“凸”,是目前應用較廣、比較受認可的手術方式,具體分為半飛秒和全飛秒兩種術式。
晶體植入手術:在虹膜前植入一個晶體,相當于在眼內布設了一個“隱形眼鏡”,該方法保留了角膜的完整性,但晶體植入和摘除會對眼睛造成一定損傷。
如何選擇?
近視矯正手術已在國內開展了數十年,幫助數百萬人摘掉了眼鏡,從臨床實踐看,近視矯正手術總體上是安全的。
近視矯正手術首先取決于患者的個人意見,如果患者決定進行近視矯正手術,則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嚴格的術前篩查,根據醫生建議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定期進行術后隨訪,基本可以實現摘掉眼鏡的目的。
術前術后需要注意什么?
近視矯正手術前需停戴隱形眼鏡一周以上,術前需遵醫囑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然后才可接受手術。
術后要注意用眼衛生,術后一個月內,不要揉眼,不做籃球、足球、拳擊等對抗撞擊類運動,按醫囑點眼藥,定期檢查,如有不適,立刻就診。
以下人群不建議
1、年齡小于18周歲;
2、每年屈光度數變化超過100度;
3、眼部活動性炎癥和感染、重度干眼;
4、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
和焦慮、抑郁、躁狂等心理疾病;
5、重度弱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