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高峰,在環東海域新城工作的小邱從島內驅車上班,花了20分鐘就抵達單位,比原來節省一半的時間。“濱海西大道改造提升后,道路條件好了太多,這條進出島的快速通道全面提速,最方便的就是上班族。”
這是同安區和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當前,環東海域新城將黨史學習教育與“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緊密結合,聚焦新城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把“建新城”與“解民憂”緊密結合,包括交通出行在內的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得到解決,也進一步擦亮品質新城的宜居底色。
新城居民進出島全面提速
“五一”假期,市民吳女士受好友邀請,帶著家人從島內來到環東海域新城濱海旅游浪漫線打卡,好友告訴她,除了BRT直達外,新城在節假日和周末都開通了公交專線,連接起下潭尾濕地公園——銀城智谷——陽光小鎮——嘉庚體育館,相當于把島外同安、集美、翔安串聯了起來。這條公交線路讓居民進出新城更加便捷。
解決新城居民出行難題的工作還在持續推進。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新城三條常規公交線路正在籌備開通中,待公交始末站和沿途站點建成就將投用,而且這三條線路直接和BRT、地鐵1號線接駁。
“新城的道路交通硬件已經越來越完善,但隨著居民和從業者的逐步增加,公交配套的呼聲越來越高,籌備開通常規公交線路正是回應民生關切的一件實事。”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
公交跑起來,道路建設也必須跟上。連接廈門島與同安區的濱海西大道改造提升工程已經進入尾聲,全瀝青的黑化鋪裝配上綠意盎然的生態人行道,讓這條14.9公里的快速通道成為進出廈門島的門戶形象。
建一項工程,成一道風景,這一直是新城在推進項目建設時秉持的原則。配合濱海西大道的改造提升,這條路上的四個人流集中點分別配建了藝術天橋,且全部由丹麥著名設計師Steen Jastrup親自操刀設計。如今,這四座天橋已經和濱海旅游浪漫線一道成為新城的網紅風景線。
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適應城市發展的交通出行需求,新城接線成網的全域交通體系正在加速形成。目前,環東海域新城已形成“五橫七縱”城區主干路網和1條BRT快速交通,3條軌道交通已開工建設,今后將形成高效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網絡。
地下綜合管廊主體年底完工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美山路地下綜合管廊施工現場,綜合管廊主體項目的施工已經接近尾聲,到今年7月可望完成進度計劃的95%,年底即可完成管廊主體施工。屆時,全長8.126公里的地下管廊將把10kV電力纜、110kV及220kV高壓纜、通信纜、給水管、中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等納入其中。
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蘭海弋告訴記者,這是全市在建的最大地下管廊工程之一,整個項目建成投用后,將作為主干管線通道,滿足環東海域片區水、電、網絡使用需求。項目的建成投用,將有效提高新城公共服務能力的保障水平,集約利用地下空間資源,釋放大量的高壓走廊土地,進一步提升濱海城市景觀。
目前,位于環東海域新城的地下綜合管廊設計總里程11.672公里,總投資額達135526萬元。主線管廊位于美山路、美峰路和濱海西大道下,支線管廊位于天馬路、美社路、橫六路下。預計到2023年底,新城將形成整體的管廊系統,實現區域內水、氣、電、通信等線路管網全部下地。
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城市“里子”工程,綜合管廊可以打造韌性安全的城市基礎設施,提高城市綜合防災能力,還能有效解決城市“馬路拉鏈”、“蜘蛛網”架空線等問題,項目建成投用后,對新城高質量發展,城市公共基礎配套提升都將帶來明顯促進作用。
公建群滿足品質生活大期待
以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導向,環東海域新城持續推進的不僅僅是道路的優化和在建項目的提速,文體公建配套建設也是與群眾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內容,群眾住進新城,文化、體育、休閑等需求的滿足已提前列入年度重點項目建設的日程中。記者了解到,今年內,環東海域新城大型文體公建群即將開工建設,其中景觀慢行橋工程及景觀綠化工程將率先啟動。項目涵蓋藝術館、歌劇院、酒店和圖書館等,建成后將形成城市共享生活服務環。
近年來,環東海域新城的規劃建設,呈現出配套齊、設施全、品質高,多點打造、百花齊放的宜居宜業宜游宜創的特點。隨著一批重點項目的開竣工,可以預見,新城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水平將持續提升。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力之所至。環東海域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把黨史學習教育、“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同新城建設的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采取有力舉措提升新城的建設、管理、服務水平,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項目建設中,融進新城規劃中,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讓群眾得到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