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服務的病人太多,最怕就是出錯。有了5G之后,大大減少了錯誤率,對病人病情的監測更加到位。”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一名護士這樣告訴記者。自去年8月“福田醫聯體5G+MEC(邊緣計算)智慧醫療項目”在該院落地以來,醫生護士切切實實感受到了5G帶來的種種便利。
“福田醫聯體5G+MEC(邊緣計算)智慧醫療項目”由深圳市福田區衛健局牽頭,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深圳移動、華為等多方聯合打造,已實現5G創新覆蓋全場景業務:涵蓋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的院前、院間、院內各環節,涌現出5G應急救援、5G搶救車、5G遠程會診、5G智慧病房、5G移動醫護等一系列移動5G創新應用。同時,由深圳移動聯合華為攜手研發的5G移動醫生車、5G移動護士車、5G床邊會診/遠程視頻查房車、5G智能搶救車等一批5G醫療終端還在國家工信部舉辦的第三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全國總決賽取得二等獎的好成績。在得到行業認可的同時,該項目由深圳移動聯合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共同參與國家衛健委制定的“5G行業建網標準”,將有利于未來向全國復制。
記者看到,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骨科智慧病房的護士們使用5G Pad就能進行每日例行查房。智能藥柜、耗材柜、會實時報警的智能點滴瓶、智能體征監測儀也已在病房應用。一位護士向記者表示:“智能點滴瓶的終端是一個輸液監測器,到了10毫升會自動報警,提醒護士及時為病人更換點滴瓶。有了這個病人便不必找人看護,更不必時時盯著點滴瓶,可以安心地休息。”
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信息科副主任陳浩告訴記者,這些應用落地得益于5G醫療專網。5G醫療專網無縫對接醫院內網,比如患者一旦登上救護車,“上車即入院”,在車上就開始掛號、建檔,患者的生命體征、心電圖、高清視頻、救護車的位置等信息實時傳輸到醫院急救指揮中心,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急診醫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患者情況,提前做好院內急救準備工作。
據介紹,5G醫療專網在為全院醫療業務提供安全便捷的接入和高速訪問的同時,醫生還可以在院外通過移動端,隨時隨地接入院內診療系統,與院內患者的電子病歷信息系統實時交互,實現醫院內外信息實時共享。
據介紹,得益于5G的大帶寬、低時延的優勢,患者檔案或醫療高清影像可“秒”速加載,超高清視頻也能實時無損地進行傳輸。醫生可同步調閱患者數據,專家可隨時隨地接入遠程會診進行討論和指導,影像同屏交互操作、實時音視頻互動,打破會診固定場所限制。
該院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移動查房車、護理車等平均使用頻率達16次/天;床邊會診、遠程視頻查房等應用平均使用頻率達2次/天;遠程實施會診應用使用頻率1次/周;智慧急救車出車頻率約5次/天。
深圳移動福田分公司5G醫療項目總監鄭文嫻表示,隨著5G的規模商用,5G智慧醫療必將逐步走向成熟和普及,為患者帶來更方便、更快捷、更優質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