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和發展作出了部署。在要求進一步落實“六穩”“六保”政策,保持必要支持力度的同時,會議還提出,要多措并舉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這已經是14天內,國務院常務會議第三次關注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的問題,助企紓困、緩解其成本壓力的決心可見一斑。
讓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有錢用
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我國就業的主力軍。當前,國內外環境復雜嚴峻,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仍面臨困難。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紓困和發展,既是穩市場主體,更是穩就業民生。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依然強調要繼續有針對性加強支持。除卻進一步落實“六穩”“六保”政策、落細減稅降費措施外,進一步緩解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資金壓力,讓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有錢用,是本次會議的側重點之一。
事實上,“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一直是困擾我國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難題。“當下,我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經濟貢獻度和其所獲得的金融資源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專家表示,提高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可得性,增加信用貸款的比例,有效降低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綜合融資成本,解決其融資缺口問題,是促進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長期發展的必要舉措。
本次會議提出,要加大支持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的普惠金融力度,引導擴大信用貸款、首貸、中長期貸款、無還本續貸業務規模,推廣隨借隨還貸款。研究將商業匯票承兌期限由1年縮短至6個月,減輕企業占款壓力。
專家表示,這些舉措不僅能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融資成本,提高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的可獲得性。同時,縮短商業匯票承兌期限也將有效緩解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資金壓力,使其健康發展。
保供穩價,緩解企業成本壓力
除長期困擾的資金壓力外,近期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也讓眾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苦不堪言。
“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會導致部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進而造成經營困難。”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尤其是對中下游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而言,由于經營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極易造成其經營困難。而一些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的行為,更會讓他們的生產經營雪上加霜。
不過,從5月12日的“跟蹤分析國內外形勢和市場變化、有效應對大宗商品價格過快上漲及其連帶影響”,到19日的“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工作”,再到26日的“多措并舉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影響”,在該問題上,國務院常務會議層層遞進、逐一細化部署,正在從多個角度積極化解大宗商品及原材料等價格上漲對市場主體帶來的沖擊。
本次會議指出,要支持大型企業搭建重點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平臺,用市場化辦法引導供應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供應和產銷配套協作,做好保供穩價。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行為。而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證監會等五個部門召開會議,聯合約談了鐵礦石、鋼材、銅、鋁等行業具有較強市場影響力的重點企業,要求重點企業不得囤積居奇、哄抬價格,帶頭維護大宗商品市場價格秩序。
可以看到,保供穩價,緩解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成本壓力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