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第四期交流對話沙龍在京舉行,本次沙龍以“中國治理創新的地方實踐:河(湖)長制”為主題。江蘇南通市河長制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水利局局長吳曉春作了《用河長制“金鑰匙”開啟江河幸福之門》主題發言。
一江活水進城,滿城清水歸江。作為南通河湖治理保護的“勤務員”,吳曉春參與并見證了2017年以來,南通用河長制的“金鑰匙”開啟生態美麗幸福河建設之門的壯闊過程。
他在發言時說,南通這片長江水域,江美岸美歸功于河長制的施行。南通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河長機制。一把手領導掛帥,一系列措施跟進。在南通,黨政領導擔任河長,他們既是示范引導員,也是監督觀察員,還是宣傳解說員。而且南通的河長制,是專業帶民間、年長帶年幼,一大批民間治水達人紛紛加入,黨員河長、企業家河長、“銀發河長”應運而生。此外,南通還吸引了22256位民間志愿者的加入,其中有醫生、教師、企業家等,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共同抒寫著愛河護河的故事。
“問題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吳曉春在發言時表示,治理江河就要水岸聯動,動就要動真格。南通水域面積778平方千米,江海堤防529千米,12條一級河道、111條二級河道、10萬多條鎮村級以下河道,河道總長超過2.4萬千米。河道問題再復雜,我們總有辦法破解,通過違章建筑拆除、違法排口查封、環保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清淤疏浚、河網水系暢活、河道長效管護、河道綠化美化等一系列措施,到去年年底,全市共整治違法建設1451處,消除黑臭河道3070條,打造生態河道2810條。
“一句話,縱有九九八十一難,我們也要使出三十六計、拿出七十二變,守好岸上關,河道少污染。”吳曉春說。
他強調,河長制,是做好水文章的“牛鼻子”。南通版的河長制,通過“江河聯治、水岸共治、全域防治”得到落實,通過“系統化思維、片區化治理、精準化調度、長效化管護”得到升華。
“遙看一色海天處,正是輕舟破浪時!”吳曉春表示,南通將充分發揮河長制優勢,以現有工程為基礎、連通控導為手段、精準調度為核心,營造水勢,歸順水流,形成全域暢流活水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