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波動率大幅提升的一年。回顧一季度,火熱開幕的春季躁動行情,在農歷春節后,遭遇政策轉向收緊預期加劇的沖擊,核心資產面臨重大考驗。這一現象一直延續到3月,在經歷情緒明顯降溫和估值快速回落后,中下旬市場開始企穩反彈,從反彈的脈絡來看基本圍繞著年報和一季報行情展開。
與此同時,比較近年殺估值最猛烈的2018年可以發現,拐點型行業、反轉型公司和高成長新方向在極端市場下有較好表現,為我們后期挑選投資標的提供一個選股思路。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去年疫情下中國供給對應全球需求的格局會有所改變,雙循環中國內循環的重要性會增加。
未來市場將進入震蕩盤整階段,一方面,經過前期的調整,估值風險有一定的釋放,業績期基本面對股價的影響權重提升。另一方面,前期高估值的核心資產在3月底至今的反彈后,估值略顯尷尬,有待基本面趨勢篩選下的去偽存真。
因此,投資策略上,重結構輕指數,自下而上選股,沿著復蘇確定性、景氣改善幅度和估值擴張情況進行投資布局。
投資方向上,關注年報一季報的業績趨勢,選擇高景氣趨勢持續的子行業,用高增長來對抗政策轉緊對估值的壓制;與此同時,布局估值相對合理且基本面復蘇的行業如地產后周期的家居家電和反轉型的出行鏈;此外,關注全球經濟復蘇下來自其他領域的潛在高增長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