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以來,A股120多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其中七家公司獲50家以上機構扎堆調研。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記者6月8日發稿時,6月有121家上市公司接受機構調研。從機構調研次數來看,科瑞技術、天原股份、京東方A等11家公司被調研兩次。從調研家數看,錦浪科技、國際醫學、德賽西威參與調研的機構超過百家,分別為162家、137家和104家,調研機構家數超過50家的還有華利集團、鵬輝能源、超圖軟件、力源信息,科瑞技術、珠江啤酒等九家公司也獲得20家以上機構調研。
分行業看,化工行業受到重點關注,6月共有17家化工企業被調研,包括*ST鹽湖、聯化科技、天原股份等。其中,*ST鹽湖近期頻繁接受機構調研,該公司6月4日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顯示,2日和 3 日公司被 23 家機構調研,5月則披露了四份調研活動信息。記者梳理發現,機構對該公司關注的問題集中在控股子公司藍科鋰業的生產情況、未來公司鋰板塊規劃、氯化鉀生產情況等。
此外,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也受到機構關注,6月以來,上述行業分別有13家、11家和9家公司被調研,其中兩家公司的調研機構家數過百。公告顯示,國際醫學2日接待了兩批次共137家機構調研,易方達基金、景順長城基金、重陽投資、拾貝投資等知名機構在列。公開資料顯示,國際醫學以大健康醫療服務和現代醫學技術轉化應用為主業,在醫美和輔助生殖等多個熱門賽道均有所布局。近期該公司股價明顯攀升,同花順數據顯示,3月9日至6月8日的62個交易日里累計上漲86.04%,并在6月2日盤中創出21.66元的歷史新高。另據汽車電子企業德賽西威披露,公司1日接受了104家機構調研,就公司“目前和華為合作進展如何”“未來發展規劃如何”“智能駕駛業務發展如何”等問題與調研機構進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