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新興的科學技術與藝術創作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將數字化手段引入數字化藝術創作實踐和教學愈發重要,各大高校紛紛著手建設數字化藝術創作實驗室。中國美院一直以來爭議不斷,中國美院回應爭議也是十分硬氣。
作為藝術領域的頂級學府,中國美術學院已率先創建了“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并于近日進行了新一輪的升級。
中國美術學院
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象山疊翠,白鷺點點。中國美術學院,成立于1928年,秉承“行健、居敬、會通、履遠”的校訓,國美培養了眾多人才,也不斷營造更好的環境,來進行藝術創作實踐以及教學。
“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
“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由先臨三維和中國美院合作建設,目前,建設已有3年,主要通過三維掃描、3D打印等數字化技術,幫助老師更好地教學,幫助學生更好地創作。
為了更好地發揮“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的效用,近期,先臨三維與美院對于“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進行了再次升級,增添了新的三維掃描儀和AccuFab-L4K高精度光固化3D打印機。
升級后的“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將為美院師生提供更好的教學、創作條件:
1.保存文物數據,打造數字化藝術創作3D素材庫
升級后,可以通過三維掃描儀快速獲取物品完整的全彩三維數據,保留下文物的全彩3D數據,在保護文物的同時,可以從中汲取經驗,將文物中的創作元素,運用于藝術創作與教學中。基于此,也可以建設美院的3D素材庫,給予創作更多的靈感源泉。
2.通過三維掃描與3D打印,快速實現良好的創作
在雕塑專業,3D數字化技術幫助學生大大提升創作效率。三維掃描泥塑,獲取數據后在軟件中進行二次創作,并使用3D打印得到實物,進行后續制作以及展覽,為創作提供了更多發揮空間,也加快了進程。
同時,3D數字化技術在工業設計、動漫等專業也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快速將設計轉化成實物,進行思路驗證或者是以此為基礎進行繼續創作。
3.實現作品的3D數據保存和線上展示
可以快速地將實物作品轉化成數字化形式,用于作品的保存或是線上展覽。
“數字化藝術創作,一直是我們實驗教學過程中,十分重視的一項內容。我們和先臨三維合作,搭建了這個數字化個性化制造平臺,并不斷升級。現在,在這個實驗室里,通過這些數字重構、增材制造技術,為老師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工具,也使得學生擁有更好的創作空間。未來,我們也希望和先臨三維繼續合作,通過3D數字化領域的一些新技術、新方案,給數字化藝術創作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中國美院實驗中心 杜一晨老師
以技術之力推進藝術之美,接下來,先臨三維也將持續與藝術院校、文博文創領域專業機構/工作室合作,將高精度3D數字化技術普及推廣,助力藝術創作實現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