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春時節,山林懷抱下的樓塔鎮雀山嶺村處處彌漫著歲月靜好的味道。村道上,多了不少“生面孔”——這些天,隨著村中一家康養村舍的開放,來這里療養身心、體驗農家生活的游客比以前更多了。
這家康養村舍的名字叫慈孝堂仙巖山康養村舍,是以樓塔百藥山中醫藥為特色打造的鄉村康養共富基地。占地15畝的村舍由雀山嶺村原有的閑置房屋改造而成,可容納300人在此留宿度假。除了旅游居住,該村舍還為游客們提供休閑文娛、日常健康管理及離退休旅居個性化定制等服務。
“雀山嶺村的好山好水為康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片天然的‘沃土’。”杭州慈孝堂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樓中平介紹,慈孝堂仙巖山康養村舍項目通過鄉村資源的盤活、特色挖掘、品牌打造,讓鄉村與城市實現良性互補和互動,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金山銀山。
據悉,該康養村舍項目的實施,可為100多位村民實現就業,為雀山嶺村每年增加人均3000元的收入,集體增收100多萬元。
前不久召開的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為“高質量建成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市”吹響了集結號。康養和健康產業無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血液。
淳安縣臨岐鎮,這幾年也靠健康產業的帶動,走出了農民增收、農村美麗的新路子——全鎮原先經濟條件最薄弱的半夏村,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鼓勵農戶發展黃精、覆盆子等中藥材產業,如今已有452戶農戶種植中藥材,種植面積達4000余畝。
“那4000余畝原來大多是荒山、荒地,或是種傳統果蔬的,改種中藥材后,畝產經濟效益比傳統農特產品高,帶動從業農戶每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臨岐鎮綜合辦工作人員介紹。
根據計劃,今年該鎮還將推進藥材上山模式,打造臨岐、梅口、里口、夏中4個村共1200畝杉木、闊葉林黃精林下套種示范性基地。
“套種就是在山林里進行仿野生種植,藥效品質更好。”工作人員介紹。與此同時,還將進一步改造提升百草園基地、推進中藥材產品開發,并通過農文旅結合,推出特色文創產品,打造集時尚、個性、簡約、實用于一體的研學游產品,持續放大中藥材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造血”功能。
(記者 葛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