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全國政協召開的“促進鄉村醫療衛生健康發展”雙周協商座談會上,與會者提出,應當整合資源,強化保障,推動適宜醫療服務資源整合下沉,以城帶鄉,引導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輻射疏解,同時發揮縣級醫院向上承接資源、向下傳導資源作用。
在杭州的多個行政區,這樣的改變也在同步發生,在杭州富陽區的山村,人們不再需要像往常那樣,頻繁趕往幾十公里外的醫院就診。在臨平區,居家養老的配套防護設施也逐步走入人們家中。在建德,甚至有能感知到是否有人跌到的神奇設備,陪伴在子女外出務工的老人身邊。
科技讓人們感到便利的同時,也讓人們感受到溫度。在化解老年人科技壁壘的同時,科技還在解決鄉村醫養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百寶箱破解鄉村醫養“最后一公里”
“家e平臺”是由富陽華數正與當地衛健局、醫保分局、數據局等部門打造的家庭醫生移動服務平臺,對于孫大媽來說,自從加入這項服務后,她的生活發生了很大改變。“復診、檢查、配藥、支付,這樣一整套流程下來只需要15分鐘,實在太方便了。”
讓孫大媽覺得方便的原因在于一個神奇的百寶箱,而這個百寶箱名為“家e平臺”的移動服務包,從外觀上看,服務包其貌不揚,個頭也不大,但服務包里卻裝著一個“微型全科醫院”。除了支持血壓、血糖、體溫、尿分析等常規檢查,能夠識別醫保卡、身份證等證件,實現醫藥、醫保費用在線結算,還能將各項數據同步上傳至終端平臺,在線建立居民個人健康檔案,實現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居家管理。
服務包的強大還在于它的全能。醫護人員可以帶著服務包和藥品到患者家當面診療、當場配藥結算,極大方便了有困難的百姓。“讓家庭醫生‘多跑路’,簽約居民‘少跑腿’,正是我們這項服務的初衷。”富陽華數技術支撐部負責人羅琳說。正是在服務包強大功能的幫助下,如今,一位醫生已經能服務2000名簽約用戶,鄉村醫養服務不僅更快也更好了。
自上線以來服務25萬戶家庭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肖又香向大會提交建議的《發展遠程醫療助力鄉村振興》報告中提到:讓基本的檢查,如血常規、生化、尿常規、超聲、心電圖和普通X線檢查在家門口就可以做。
而華數的“家e平臺”在這一方面已經走在前列,并得到了不少用戶的歡迎。據富陽華數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家e平臺”上線以來,平臺實現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慢病隨訪、復診配藥、家床巡診、預約掛號、雙向轉診、健康體檢、健康教育、檔案管理等多項服務的“移動辦、上門辦、實時辦”,至今已惠及富陽全區300余個村社、25萬余戶家庭,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孕產婦等十大重點人群簽約率已超88%,累計上門服務老年人、慢病人群7000余人次。
杭州多地享受福利
富陽的案例,只是華數為鄉村用戶提供的醫養服務之一,在建德,華數與當地民政在楊村橋鎮的試點,針對解決建德市留守老人容易發生意外的難題,解決老年人沒有手機、不會使用手機、手機操作不方便的痛點,解決留守老人醫療問診,慢病管理,助餐等日常醫養護需求,運用當前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化管理手段,推出了“親情直通車”“助餐服務一人一碼”“意外跌到感知器”親情三件套,致力做好為留守老人護航,為外出務工子女分憂的親情服務。
而在臨平,針對“空巢”安防難題,積極探索智慧化居家養老安全防護措施,形成系統性數字化解決方案。華數自主開發智慧養老平臺,可以實現對居家老人狀態數據的檢測和 SOS 報警信息的實時同步互聯,還可以提供老人的身體健康管理、心理健康關懷、居家安全監測和遠程看護。
未來在電視機上也能享受醫療服務
對于華數來說,如何讓用戶更方便快捷地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是他們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而在醫養方面,華數同樣在努力。
羅琳介紹,今年,“家e平臺”還將深入手機端和電視端的應用上,讓用戶可以通過更多元的方式來找到醫生。羅琳說:“按照我們的設想,用戶還能設置預警等措施,實現閉環管理。”而這樣的改變已經在變成現實。“富春街道是本次疫情的主要隔離點之一,在隔離點 ‘家e平臺’能直接為病人核算結果、為隔離人員提供所需要的藥物。”“后續,華數將持續發揮數字化建設優勢,深度協同當地衛健局、醫保分局等各區各級政府,推動‘家e平臺’在更多區縣復制落地,惠及更多百姓,共同享受更智能、更便捷、更貼心的一站式數字醫養服務。”
(記者 朱光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