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杭城西北部,東苕溪右岸,杭州市重大水利工程現場調度推進會暨東苕溪西險大塘達標加固工程開工活動在此舉行。
此次活動共涉及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10項,總投資221億元。其中,西險大塘達標加固工程總投資58億元,是今年截至目前全省新開工重大水利工程中,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
西險大塘作為拱衛杭城乃至杭嘉湖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其工程計劃將防洪標準由原設計的100年一遇提高至200年一遇。
西險大塘始筑于東漢,是抵御杭州西部山區洪水,保衛杭城的重要防洪屏障。
依東苕溪右岸而建的它,其關鍵就在一個“險”字。東苕溪發源于天目山脈,歷來是浙江的暴雨中心。“每到汛期,天目山及其余脈1500多平方公里山區暴雨將全部匯入東苕溪。”杭州市余杭區林水局黨委委員徐偉林介紹,西險大塘就是阻遏苕溪洪水進入杭州城區的唯一屏障,通過“導流入湖”的方式,直接保護杭嘉湖東部平原和杭州城區約1500萬百姓安全。
“一旦西險大塘決口,滔滔洪水下泄,整個杭州以及杭嘉湖地區都將遭受巨大損失。”徐偉林說,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東苕溪成了浙江八大水系之中防洪形勢最緊張的流域,而西險大塘的安全則是重中之重。
實際上,這不是西險大塘第一次實施加固工程。新中國成立后,西險大塘作為太湖流域骨干工程之一,先后實施了一期、二期加固工程。目前為100年一遇防洪標準的Ⅱ級堤防。
“西險大塘的上一輪加固于本世紀初完成,整個東苕溪內部防洪體系得到完善,形成一個較為完備的攔、滯、御、導、排的防洪體系,但堤防結構單薄,存在的滲漏、滑坡等風險隱患沒有根除”
杭州市林業水利局重大項目推進專班負責人金建峰介紹,隨著杭州市城市發展和城西科創大走廊、未來科技城、之江實驗室等重要戰略布局的實施,加快推進西險大塘提標加固,將防洪標準從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重要性、緊迫性日益凸顯。
據悉,本次提標加固工程將采取堤身拼寬、全線防滲、固基增穩等措施,達標加固西險大塘杭州段、中橋塘等堤防共52.9公里,其中5.3公里的中橋塘將直接保護之江實驗室。
此工程不僅是重要防洪屏障,也是一項重點民生工程,將兼顧區域水生態、水景觀、水文化等需求。
記者了解到,該工程將結合場地現狀及周邊環境,選擇有較大可利用空間且人流量較為集中處設置主題公園或休閑綠地,在空間較為狹窄的地段打造植物景觀隔離帶等。
(記者 劉迅 通訊員 徐志剛 葛芳妙 劉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