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26日,A股三大指數走勢分化,截至收盤,滬指跌0.02%,深證成指漲0.33%,創業板指漲1.54%。
兩市個股漲多跌少,近3500只個股收漲。市場成交額連續第17個交易日突破萬億。
盤面上看,儲能板塊大漲,派能科技、陽光電源、億緯鋰能等超20股漲超10%。
景點、電力設備、鋰電池等板塊漲幅居前,數據安全、教育、半導體等板塊跌幅居前。
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午后緩慢流出,全天小幅凈買入7.51億元,早盤一度凈買入超25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0.79億元,深股通凈買入6.72億元。
【資金流向】
主力資金尾盤持續凈流入儲能、光伏、鋰電、汽車、醫藥等板塊,凈流出計算機、電子、通信、銀行等板塊。
【機構觀點】
方正證券:多空雙方博弈較為激烈,隨著4月底的臨近,業績利空因素的擾動力度將越來越弱,市場將逐步迎來“利空出盡”、風險偏好提升的5月,牛市每一次回調都是難得的調股換倉機會。操作上,輕指數、重個股,逢低關注金融、“中字頭”補漲股、軍工、新能源、電氣設備、生物醫藥、TMT行業龍頭股,回避無業績的題材股、垃圾股及退市風險股。
銀河證券:AI引領第四次信息技術革命浪潮,目前處于科技牛市的前期階段,下跌才能帶來新一輪的上漲機會。對比之前半導體、白酒、光伏、醫藥等行業的中等級別行情上漲,一般至少持續300個交易日以上,而本輪科技行業才走了三分之一左右,總漲幅也僅占到此前行業上漲的四分之一。目前人工智能指數無論在上漲時間還是上漲幅度上均有較大空間,在本輪科技板塊下跌分化后,再次上漲將積累更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