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在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滿三周年之際,東城區城管執法局始終秉持“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和“執法要先強化自身業務能力”的理念,聯合建國門街道辦事處走進東交民巷小學召開垃圾分類主題班會,并在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現場開展“執法崗位模擬練兵”活動。
4月28日上午,在東交民巷小學三年級六班的活動室里,班主任楊春老師首先向同學們介紹了參加此次宣講活動的城管“大朋友”們。執法隊員孫藝欣從為何要進行垃圾分類,以及如何在學習生活中踐行“三化”(無害化、資源化、減量化)要求的角度進行授課。“同學們知道北京每天要產生多少噸垃圾嗎?這些垃圾量相當于多少頭成年非洲象呢?”執法隊員通過生動的數據展示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知曉垃圾分類的重要意義,并與同學們分享生活小妙招,如在家中實行“兩桶一袋”分類法,遇到不清晰類別的垃圾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垃圾分類寶典”進行查詢。
此外,執法隊員鼓勵同學們的作業本盡量做到雙面書寫利用,舊書可以分享給低年級同學,飯后的酸奶盒清洗一下就可以從其他垃圾變身為可回收物,這都是踐行“資源化”和“減量化”的舉措,呼吁同學們從點點滴滴做好垃圾分類,爭做城市管理“小主人”,通過“小手拉大手”帶動家長們做好垃圾分類示范榜樣作用。
隨后,執法隊員拿出垃圾分類道具,現場“出題”,同學們現場作答,在規定的時間內比拼分類準確率。同學們還從自身“變廢為寶”的實踐經歷,向大家朗讀了《牛奶盒回家記》,并展示手繪垃圾分類主題漫畫帆布包。
據建國門街道綜合行政執法隊隊長溫巍介紹,4月27日,針對2022年度5名新入職隊員開展“執法崗位模擬練兵”活動,活動中邀請兄弟執法單位的隊員充當執法檢查對象、模擬執法現場,來自東城區城管執法局法制宣傳科、街道司法所及執法經驗豐富的隊員為評委。通過“培訓練兵大比武”,幫助新入職執法隊員查漏補缺,鞏固提升法律素養,扎實提高業務水平。
接下來,東城區城管執法局將繼續堅持“誰執法誰普法”的原則和“執法要先強化自身業務能力”的理念,以崗位練兵為平臺,做好內外兼修功課,踐行“人民城管為人民”的使命,全面提升執法工作水平。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通訊員 劉滿清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