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個農民工都能勞有所‘酬’、勞而安‘薪’”是金山區人社局執法大隊大隊長沈杰的最大心愿。2023年春節前幾天,執法大隊接待了一起工程欠薪糾紛,轄區內某建設工程涉嫌拖欠農民工工資。在案件查處過程中,總包單位負責人和分包工程負責人以工程款結算爭議為由,推脫工資支付的責任。“根據《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規定,總包單位對分包單位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進行監督。”執法約談時,沈杰明確告知施工總包和勞務分包單位的責任義務,通過對《條例》的宣傳講解,僅用3天時間就為8名農民工追討回工資20余萬。
“我在勞動監察崗位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真切感受到《條例》實施對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的重要意義。”《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實施,三年來沈杰帶領隊伍圍繞《條例》規定,不斷提高建設領域欠薪化解效能,著力保障農民工工資權益,累計為 4300 多名農民工追討工資 6500 多萬元。
健全制度體系,下好綜合治理“一盤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工程建設領域工資拖欠,誰來查、查什么、怎么查,是以往推進根治欠薪工作的難點”,沈杰說,“《條例》對部門分工規定明確,壓實治欠責任,讓根治欠薪工作實現從‘九龍治水’到‘攥指成拳’的轉變。”2021年初,沈杰根據對《條例》的解讀,梳理《金山區建設領域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行政執法事項清單》,明確執法主體、處理依據、法律責任和實施對象等事項。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工程建設領域保障農民工工資違法線索、案件移送的實施辦法》,進一步打通部門間移送銜接的賭點,加大執法保障力度。
近幾年,金山處于發展上升期,政府投資、國企項目日趨增長,沈杰牽頭制定了《金山區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分賬管理及人工費用撥付的實施辦法》,要求政府投資項目做到人工費按時足額撥付、專款專用。“《辦法》通過后,既確保政府項目無欠薪,又能在行業內起到示范引領效果。”
強化工作實效,打出欠薪治理“組合拳”
“農民工流動量大,來討薪的都希望能馬上拿到錢。”面對這一現實需求,沈杰提出要提速矛盾解決,繁簡分流推進欠薪矛盾化解。“對在建工程項目個別來訪、小額欠薪矛盾,窗口工作人員指導來訪農民工填寫《工地農民工來訪反映工資自述書》,監察員線上發送方式送達區人社局和建管委蓋章的《欠薪處理通知書》,要求總包單位限期妥善解決”,通過這一系列處理流程,最快能實現“1小時內送達,24小時內核實,3天內協商支付”的欠薪化解效能。
這幾年,金山區人社局執法大隊與屬地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建立重大欠薪案件聯合辦理、突發事件聯合處置模式,形成聯合治欠“一張網”,通過執法約談、聯動調處等手段措施,有效防止糾紛發酵,妥善化解工資矛盾。聯合區建設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站,對欠薪矛盾糾紛多發易發的項目總包、分包單位發出 《關于妥善處置欠薪風險的督促函》,壓實責任主體義務,推動工資支付依法整改。
推進源頭管理,激活工資支付“神經末梢”
2022年6月,金山區人社局執法大隊在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上收到150多條反映某央企區域工程項目拖欠疫情期間窩工費的欠薪線索。“在約談中我了解到,該區域內大大小小在建工程有40多項,建設單位、總包單位在用工管理和矛盾化解方面都反映出能力不足。”為解決此類問題,沈杰組織編寫《建設工程項目工資管理一本通》,編制用工管理流程圖,從開工準備、農民工入場、入場后和離場前和工程竣工等環節,明確用工注意事項,推動工資支付閉環管理;編制總包責任示意圖,分類分項細化人工費用分賬管理、工資支付保證金、用工實名制管理、銀行代發工資等制度;針對工資約定、實名制管理以及離場工資確認等薄弱環節,設計和提供23個實用表單、示范案例和參考樣本,推動項目標準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通過線上線下等多個渠道,我們已經在全區范圍內發放《一本通》300多本,在工程建設領域內受到一致好評。”
為幫助項目管理人員更好理解條例要求,金山區人社局執法大隊還在近期分批分類開展了多場專題培訓,吸引轄區內190個在建項目派員參加,進一步推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制度在工程建設領域的“全覆蓋、實運轉”,加快構建源頭預防、綜合治理、監管有效的工作格局。
作者:薄小波
編輯:唐瑋婕
責任編輯:戎兵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